2015年,胖东来商场原址房东告诉于东来:他要涨租,从800万涨到1600万,你要继续用我的地就必须加钱,岂料于东来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门!
2015年,河南新乡,一场关于房租、商业和城市发展的博弈悄然上演。故事的主角是当地零售业巨头胖东来,以及它背后的掌舵人——于东来。
这次事件不仅揭示了胖东来独特的商业模式,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商业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深思,胖东来的成功并非偶然,关键是把顾客需求放在首位。
在新乡凯德广场的胖东来,消费者能挑选到各式各样的购物车,包括婴儿车、适合老人的车,还有超大的购物车,各种需求都能满足。如果顾客觉得买贵了,胖东来会主动给顾客退钱。
更值得一提的是“免打扰”服务,让顾客免受推销员的打扰,安心购物,胖东来真是把顾客的感受做到极致了。胖东来不仅提供好服务,还卖好货不贵。
通过“透明低价”和“七天无理由退货”,胖东来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在上世纪90年代假货泛滥的市场环境下,胖东来敢于“打假”,并对发现假货的消费者进行奖励,这种做法在当时可谓是独树一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胖东来不仅关注顾客,也重视员工。其高福利待遇在当地零售业中是出了名的,这不仅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也保证了服务质量的稳定,胖东来的员工留得住,这在零售圈子里是个大优势。
胖东来正发展得风生水起,却突然遭遇了未知危机。2015年底,凯德广场的房东突然将租金翻倍,从800万涨到1600万,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胖东来与房东的谈判破裂。
于东来宣布要关掉凯德广场的店铺,这消息一传出来,新乡人都炸开了锅。很多老顾客都赶去胖东来买东西,像是要把这家店的东西都买光,看得出他们真的很喜欢这家店。
新乡市民对胖东来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胖东来一走,我们就少了个买好货、享受好服务的地方了。更重要的是,胖东来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撤离将对当地经济造成一定冲击。
因为市民意见很大,可能还会闹出点事,新乡市政府就掺和进去了。经过多方协调,胖东来最终同意留在新乡,并选择了沃尔玛的旧址作为新的落脚点。
重新开业当天,人山人海,甚至有许多人从外地赶来,足以证明胖东来在新乡的受欢迎程度,而凯德广场则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尽管后来有其他大型超市入驻,但始终无法复制胖东来的成功。
曾经繁华的凯德广场逐渐冷清,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胖东来的新址则成为了新的商业中心,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商圈。
于东来为何不将胖东来扩展到其他城市?这与其稳健的经营理念密不可分。河南省内的租金和用人成本相对较低,这为胖东来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
此外,地方政府的支持也是胖东来选择留在河南的重要因素。相比那些大超市,胖东来更倾向于精细化运营,而不是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这种策略虽然限制了门店数量,但也保证了每家店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价值。
于东来说,他乐意把自己的经营之道告诉别人,但有个条件,就是对方公司得像胖东来那样把员工福利当回事。胖东来新乡凯德店搬迁事件并非简单的商业纠纷,它反映了商业模式、城市发展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复杂关系。
于东来在选择上,展现了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在追求规模扩张和注重地域优势之间,于东来选择了后者,这或许正是胖东来能够长期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胖东来的故事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在商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企业如何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胖东来的经验或许能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但最终的答案还需要每个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