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用药安全指导

新浪财经 2025-02-11 08:28:21

转自:中国医药报

如何正确使用抗哮喘药

哮喘治疗药物分为控制类药物和缓解类药物。控制类药物需要长期每天使用,以抗炎为主,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症状。缓解类药物是指按需使用的药物,可迅速缓解哮喘症状,但对气道炎症无作用。

如果不了解哮喘药物的分类及使用方法,患者在哮喘发作时错误地使用控制类药物,自然无法有效缓解症状,更会令患者误认为该药物无效;有些患者则忽略了预防用药,未能规律使用控制类药物,而是等到哮喘发作时频繁使用缓解类药物,但病情缓解后又未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并加重。

抗哮喘药应用注意事项

抗哮喘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控制类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是目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控制哮喘需维持治疗3个月方可减量,每3个月减少ICS剂量的25%。用此类药后要认真清漱口咽部,吸烟患者要戒烟并提高药物用量。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等,应与其他药物联用,与ICS的联用吸入剂是治疗持续性哮喘的首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等,也可用于哮喘的缓解治疗,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运动性哮喘及阿司匹林不耐受者。缓释茶碱片,由于治疗安全指数低,长期使用要监测血药浓度,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全身用激素,尽量短时间、低剂量口服使用。

缓解类药物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是所有哮喘患者必备的急救药物,可雾化吸入,避免长期、单一用药,减少耐药现象;抗胆碱药,如异丙托溴铵等,起效比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慢,但作用时间略长,联用效果更佳,对有吸烟史的老年哮喘患者较为适宜,妊娠早期女性、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慎用;全身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根据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决定使用时间,但尽量短时间使用,结核病、寄生虫感染、骨质疏松、青光眼、糖尿病、重度抑郁症或消化性溃疡患者慎用;氨茶碱,静脉使用时注意剂量不要过大,监测血药浓度,严重心律失常者禁用。

正确使用吸入药物装置吸入用药分为定量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两种。定量气雾剂为深呼气、吸摁同步,深而慢吸气、屏气、漱口;干粉吸入剂为开盖拔出,填充药物呼气,深而长吸气、漱口。

(摘编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柯俊主编的《中国居民用药安全指导(科普版)》)

0 阅读:2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