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站丨野蛮生长的“痛风石”究竟是什么?

钱江晚报 2025-02-11 10:15:25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王喆通讯员陈健

“医生,你看一下,我手上的这些疙瘩有什么办法去掉吗?”沈大伯是位老痛风患者,年轻的时候就有痛风病史,每次关节疼痛,沈大伯便自己吃点止痛药。近期,沈大伯发现手上长了些不明疙瘩,很影响生活,便找到了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西湖区蒋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牛晓曼。

牛医生仔细检查后告诉他,这些小疙瘩是痛风石,是尿酸长期沉积的结果。痛风患者如没有进行规范的降尿酸治疗,就会容易形成痛风石,痛风一般首次发作到形成痛风石的时间约为3-10年,尿酸水平越高,形成痛风石的速度越快,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个让沈大伯困扰的“痛风石”是什么?

当体内的尿酸水平过高时(>420umol/L),尿酸盐就会在关节及周围组织中沉积,形成坚硬的结晶,这就是痛风石。痛风石容易出现在手部、足部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还有足背、足跟部位。另外四肢其他关节也会出现痛风石,如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肘关节等,比较少见的部位有耳廓、肋骨等。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医生介绍,“痛风石”的危害并不少。

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处,会引起关节炎症、疼痛、肿胀,甚至导致关节变形、破坏,导致功能障碍;若痛风石沉积在肾脏沉积,可能导致肾结石、肾间质炎症,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痛风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有痛风石的患者存在更高的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得了“痛风石”之后该怎么办?

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是预防痛风石形成的关键。对于无痛风石形成的患者,血尿酸的目标值为低于360μmol/L;对于有痛风石的患者,建议低于300μmol/L。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并定期监测血尿酸,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少吃低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荤汤等,限制饮酒,尤其是啤酒,减少高果糖饮料的摄入,增加水分摄入。

肥胖或超重会增加痛风的发病风险,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太极拳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具体运动方式和强度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而定。

如果痛风石较大,影响关节功能或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