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改就改,一天一变,似乎是特朗普2.0时代政策的突出特点。
说好了对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结果临门一脚宣布暂缓。就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美国关税动向的时候,特朗普又签署行政令,取消了美国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这一措施无疑将对已经进军美国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就在中文互联网嚷嚷跨境电商一夜变天的时候,懂王的政策又变了。2月7日,特朗普又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暂时将继续允许来自中国的低成本产品包裹免关税进入美国。
根据这份最新的行政令,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将继续实行“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待遇,直至商务部“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
特朗普为何在这次小额关税上又出尔反尔?为何有评论认为,小额包裹免税是中国跨境电商的“阿克琉斯之踵”?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Temu和Shein这样的跨境电商是否有应对策略?
特朗普关税再变脸,中国跨境电商坐“过山车”?
特朗普的政策有点像狼来了,今天说要征税,明天又说不征了,不少人开始质疑懂王到底是玩真的还是就是恐吓一下市场。不过就这次取消小额货物的“最低限度”关税来看,特朗普一开始还是想玩真的。
毕竟特朗普不仅在第一时间签署了法令,美国邮政署还正式执行了,一度拒收了中国发出的包裹,但是这个时间仅为一天,这也是为什么特朗普的政策最后会朝令夕改,就是政策其实到后面也执行不下去了。根据美国海关的数据,现在每天低价值小包入境量超过400万件,想从中精准筛选出中国货物,再核算税额,实在是要累死美国的海关工作人员了。
这些对于何不食肉糜的美国决策层来说,都不是事情,他们不会了解一年10多亿件包裹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当然这次风波无疑给他们上了一课。
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在拒收中国包裹的一天时间里,占地2万平方米的洛杉矶机场USPS库房,仅一晚上就被20多个国际航班运送的中国包裹填满,整个分拣中心几乎瘫痪。
这样的麻烦不仅仅是对美国机场的,对美国海关也是一个大难题。对于小额货物来说,发货时候,换个面单就可以规避检查,美国海关工作人员无法分辨。
懂王放弃征收这个税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得不偿失。因为美国制定这项免税法案的初衷,不是为了帮助跨境电商合法避税,因为征收这个税完全是个赔本买卖。毕竟征税还有不小的人力物力成本,个人和企业还要报税,整个流程会变得非常复杂。
这个法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93年,美国政府将免税额从5美元大幅提升到200美元,直接促成了亚马逊等电商网购新模式的诞生。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其执政末期签署了一项免税法案,让每个美国消费者购买外国商品时,每天可享有800美元的免税额度。
据美国海关统计,走免税渠道入境的商品从2018年的4.1亿件上升到2021年的7.7亿件。免税对美国的在线贸易显然是有好处的。如果硬要征税,最终是美国的普通消费者和纳税人承担了所有。
还有评论分析,特朗普最后收手的原因,多少也和美国的宏观经济有关。对美国的消费者来说,如果发现除了从中国大陆购买之外没有其他选择,那他的整个消费成本就会提高,就会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如果输入性通货膨胀从一样商品扩展到很多门类,导致沃尔玛里面所有商品价格都提高,最后必然导致美国的通货膨胀会变得更加严重。这也违背了特朗普承诺的通过经济政策遏制通货膨胀。
特朗普一上台就挥动关税大棒,目的是想缩小贸易逆差,但缩小贸易逆差的重点是要进口替代。所以长远点看,光在关税上做文章,最后反过来会影响的肯定是懂王自己的民调。
以后哪些人可能做不了跨境电商了?
就在美国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反复变化的同时,国内跨境电商也在盘算这一政策对整个行业的影响。
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大大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的一些低价电商平台特别友好,比如Temu、速卖通等等,通过这个政策,它们能用比较低的价格把产品卖给美国消费者。
北美特别是美国市场占据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的比重很大。根据调查数据,北美用户的ARPU(每个用户能给企业带来的收入)是国内用户的两倍以上,所以很多跨境卖家都愿意做北美市场,美国市场份额就占35%。近两年发展的东南亚市场的消费能力远远消化不了中国的产能。
对于这项重大政策变化可以带来的潜在影响,高盛估计,大部分额外成本负担最终将转嫁给消费者,同时商家和平台将承担部分额外关税及税费成本。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影响是,美国线上零售价格相比线下零售价格的优势将逐步缩小。
美国众议院的一份报告指出,Temu和Shein可能对30%以上的最低限度货物运往美国负有责任。这种不确定性导致拼多多股价波动,2月5日股价一度下跌逾3%。
但高盛等一些咨询机构评估,就算取消关税优惠,对Temu背后的拼多多来说,影响有限。对于拼多多,美国市场约占总交易额的40%,而在2024财年对集团利润造成了10%的损失。Temu从2023年初推出时,美国用户占其月活用户的100%,到2024年12月,最新数据显示仅占月活用户的15%,而南美和中东地区的扩展迅速。
面对特朗普潜在的关税压力,Temu的应对策略是推出了更多可以从美国仓库发货的产品。Shein也一直在争取美国买家和卖家。该公司于2022年在伊利诺伊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州开设了配送中心,并于去年在西雅图开设了供应链中心。
改变和卖家的合作模式,也是Temu分散关税风险的一大策略,从2024年起,Temu在美国的业务模式从全委托模式逐渐演变为半委托模式。截至2024年9月,半委托模式已占Temu美国GMV的25%。根据首席的了解,全委托模式下,Temu负责物流和仓储,卖家只负责将产品送到指定仓库就行,但是一旦出现关税提高,平台则将完全承担这部分风险。在半托管模式下,物流和仓储将由卖家负责,卖家想要规避关税则需要在海外建立或者合作本地仓,确保货物能及时交付,同时Temu对交付时间也有要求,进一步考验卖家的能力和效率。
亚马逊恐成最大赢家
Temu和至Shein等一众中国跨境电商战战兢兢,美国的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在趁机进军低价市场。为了对抗Temu,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名为Haul的软件,其中大多数商品价格都在10美元以下。退货是免费的,但仅限于3美元以上的商品,对于25美元以下的订单,需要支付3.99美元的运费。
与Temu不同,亚马逊声明所有商品价格不超过20美元。也许为了规避关税问题,亚马逊和Haul销售的所有商品都是之前已在美国销售过的。根据一份报告,实际上亚马逊上71%的商品原产地都是中国。但是和Temu不同,在Haul上甚至没有美国制造的筛选条件。
有美国媒体比较使用Temu和Haul的不同体验,使用Haul就像在亚马逊上下单一样,很容易看到卖家详情和预计送货时间,支付过程也快捷简单,没有太多花哨的促销活动。缺点是选择也不多。
在Temu上买东西的时候,雨伞和靴子的选项似乎无穷无尽。优惠和促销也是如此,让一些用户感觉有点不知所措,而且付款流程需要一些额外步骤。
尽管过去数年被国内跨境电商搞得焦头烂额,现在碰上特朗普反复的关税政策,面对只花了几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购物网站的对手,现在的亚马逊终于有了喘息之机。
面对关税政策的变化,跨境电商的大企业会选择入本地仓去减少关税费用,一批从事跨境电商的普通卖家却在抱怨因为没有能力大批量入仓,以后会受到更大影响。有从事跨境电商的博主坦言,如果美国带了头,欧洲和日本是否会跟进?现在的欧盟也有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豁免的趋势,日本也有价值1000日元以下包裹的免税政策。如果全世界都调整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对国内的普通跨境电商卖家来说,未来的日子肯定没以前好过了。
参考资料
1、一夜之间,中国跨境电商的美国生意变了,豹变
2、特朗普关闭税收漏洞后,引导用户购买本地产品,鞭牛士
3、美国小额商品不再免税,跨境电商迎来生死劫,三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