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寒潮,电动车续航“更焦虑”,司机不敢开空调!怎么破?

环球网 2025-02-11 15:54:39

气象部门表示,受冷空气影响,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有3、4级偏北风,阵风6、7级。预计2月15日前后还有新一股冷空气影响北京,北风再次加大,气温回落。预计2月12日至2月19日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白天最高气温6℃至12℃,夜间最低气温-4℃至-2℃。

北京近期经历了连续多日的大风降温天气,新能源车和电动自行车再度面临严峻考验。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续航里程大幅缩水,充电换电更加频繁,不少车主备受困扰。如何科学应对低温天气带来的“里程焦虑”?除了技术手段以外,还有哪些驾驶习惯可能影响实际续航?

续航腰斩

电动汽车开空调怕趴窝

“太冷了!”早上8点,新能源车主小程刚一出门,就被刺骨的寒风吹得直缩脖子。打开座椅加热和车内空调后,屏幕上的续航里程先掉了1公里。驶出小区后刚到路口等红灯,续航里程又掉了1公里。“这才刚出家门,就掉得让人心里发慌。”开过5公里后,小程眼睁睁看着续航里程直降12公里,“照这速度,都怀疑晚上回家会不会半路‘趴窝’。”

“按理说我这车续航应该是350公里,可这两天连200公里都够呛,空调一开掉得更厉害。”上午10点多,出租车司机老张来到位于朝阳大悦城附近的换电站。“早上5点多从家出来的时候续航还有290公里,这会儿就剩50公里了,不敢再跑了,得赶快就近换。”

作为电动自行车车主,徐女士也体会到低温天气带来的“里程焦虑”。“平时两三天充一次电,现在骑一天就得找地方‘续命’。”在电动自行车门店,销售人员也坦言,锂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在冬天续航都会打折扣,“跟夏天比起来,大概要少30%。像48V24A这种,天暖和的时候续航能有70多公里,现在也就能跑50公里左右。”

外卖骑手:

一天起码要换四五次电池

对于外卖骑手来说,低温带来的续航缩水格外明显。“充电太耽误时间,我们都是选择换电。”骑手小林上午9点多出来,到下午4点已经第三次换电池,“天暖和的时候,哪怕剩20%也还敢再跑会儿,可冬天不行,掉电特别快,剩30%就得来换。”

在青年路口北公交站后面,一排电动自行车换电柜依次排开。记者粗略统计发现,换电柜数量多达22个,涉及7个不同品牌,共有超过200个电池仓位。

“换电前必须看好品牌,找准对应的柜子。”停好电动自行车后,外卖骑手小许熟练地从座椅下方取出电池,奔向换电柜。用手机对着柜子扫码后,一个空柜的柜门弹开,小许将电量只剩20%的电池放入。很快,旁边另一个柜门弹开,小林从中取出满电状态的电池,装入车内。“一定要提前在手机上查看站点有多少电池可换,否则可能会扑空。”

趁着手头暂时没有单子,骑手老张也来给电动自行车换电池。“按理说,满电应该能跑四五十公里,但天冷的时候直接对半砍,跑二十多公里就得去换了。”老张说,通常一个用餐高峰送完,电量就消耗殆尽,“一天下来起码要换四五次电池,特别冷的话,一天换六七次也正常。”

为什么天冷续航会缩水?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汽车所新能源实验室主任吴志芹解释说,“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液态电解质流动性降低,锂离子活性变弱,电池性能也就随之衰减。”

充电变慢

换电高峰排队

出租车司机小秦说,自己一上午刚拉了3个多小时的活,就被迫暂停接单。插好充电枪后,小秦赶忙坐回车里。“平时就算充电,一般也都选夜里电费便宜的时段,这会儿要贵点。”小秦看了眼手机上显示的充电信息,“感觉启动就花了好长时间,实时电流也上得比较慢,这都等半天了还没到最高电流。”

上午11点左右,越来越多出租车来到奥动换电朝阳罗马嘉园站等待换电。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站点分别为北汽EU5和北汽EU300提供换电服务。其中,仅北汽EU5就有8辆出租车正在排队。

“这两天有的师傅早上7点刚来换过,上午不到11点就又来了,下午还得再来,一天就要换两三次甚至三四次。”临近中午,工作人员忙得顾不上吃饭,“虽说高峰时段需要排队,但相比起充电来说,换电速度还是快得多,可以给出租车司机节省时间。”

对于电动自行车车主来说,频繁充电带来的挑战似乎更大。“最近大家都恨不得天天充,可充电插座就那么几个,一充就是好几个小时,根本不够用。”原本选择电动自行车通勤的李女士,这两天不得不提早出门,改成坐公交上下班。

更令一些车主无奈的是,低温天气还可能导致电动自行车充不了电。“电池里面有保护板,过热过冷都会断电。”电动自行车门店销售人员表示,当温度低于零下10摄氏度的时候,电池充不了电,其实是启动了低温保护。如果强制在过低温度充电,可能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避免激烈驾驶

驾驶习惯影响车辆续航

如何应对低温给新能源车带来的挑战?不少车企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

记者了解到,有车企推出电池预热功能,通过智能调节电池温度,确保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高效运行,从而提升车辆的续航表现和充电效率。也有车企在导航至充电站时提前启动电池预热功能,确保车辆到达充电站后电池温度已经升高,可以直接进行快速充电。

此外,还有企业尝试开发新型电池。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上,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宁德时代第二代钠离子电池已经研发完成,该款钠电池能够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环境中正常放电,有望在2025年推向市场。

除了技术手段以外,车主的驾驶习惯也直接影响车辆续航。“比如,优先使用能耗更低的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功能。确实需要使用车内空调时,适当调低温度,选择内循环。”吴志芹建议,平稳驾驶、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等激烈驾驶行为,也能有效降低车辆能耗,进一步延长续航里程。定期检查胎压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样可以避免因阻力增加而导致的电量损耗。“低温环境下,数显误差相对更高,因此要比平时多留一些余量,不要等到电量即将耗尽才去充电。”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讨论怎样在低温天气解决充电难题。“把电池拿回家暖和一会儿就能充上电了。”“那可不行,现在都不允许把电池带进楼里,太危险了。”记者发现,还有车主晒出五花八门的电池保温“神器”,甚至有人从网上买来电加热片。

“由于大多数电动自行车还不具备电池预热功能,因此建议在白天气温达到0摄氏度以上时再充电,否则可能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吴志芹提醒,切不可非法拼改装电动自行车,也不可使用自行购买的电加热片等设备,极易引发危险。“现在也有部分品牌尝试引入液冷技术,电机内部的绝缘冷却液不仅能够快速散热,还有助于确保电机在低温环境下保持高效运行。”

北京晚报记者宗媛媛

0 阅读:8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