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副市长肖智勇: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把韶关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级高新区

羊城派 2025-02-11 21:11:41

韶关市副市长、韶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肖智勇发表讲话。他表示,新的一年,高新区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近年来,各项国家和省重大战略布局在韶关叠加交汇,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加速向韶关流动。比如:韶关有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是广东省唯一的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今年2月5日韶关还成功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肖智勇表示,高新区作为韶关的经济主战场、主引擎,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也必将为广大企业家布局新产业、竞逐新赛道提供广阔舞台。

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牵引,多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

肖智勇表示,过去一年,韶关高新区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为牵引,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与各位企业家同心同德、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一是指标成绩亮眼,“顶梁柱”作用日益突出。高新区精准落实国家和省、市一揽子增量政策,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2024年高新区多项指标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6个,合同投资额154亿元,招商引资指标综合评分排名全市第一。

二是双向发力,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培育。去年以来,韶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接诉即办”等措施落地实施,完善“一跟到底”企业诉求服务、重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等机制,为产业发展、项目落地扫清了障碍。

更为关键的是广大企业主动克服困难,坚守实业、深耕主业,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推动新兴产业加快集聚发展。韶关数据中心算力规模持续做大,电信、联通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腾讯数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快成势,比亚迪产值突破40亿元大关,连续4年实现20%以上高速增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模具(三期)加快建设,宏大齿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全面投产;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韶华科技年均产值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利运格电子建成投产并实现上规。

三是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活力有效迸发。高新区创新积分制系统上线,新组建中金汇铟及稀散金属产业研究院,欧莱新材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韶关27年来第一家本土发展成长的上市企业,合众化工获评工信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机重工、液压件厂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以创新为引领正在为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广大企业发展带来广阔机遇。

突出重点提质增效,全力争创国家高新区

高新区是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载体,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

肖智勇指出,新的一年,高新区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性变量,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三年提质增效行动,大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高创中心和莞韶双创装备中心2个国家级孵化器示范带动作用,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和“链主”企业,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平台,全力打造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试验场和孵化地,力争在加快应用场景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不断取得新突破。要发挥市场的关键性作用,着力引导各类资源要素特别是金融活水向科技创新集聚,积极招引、大力培育优质的专利服务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介辅导机构、科技成果评估评价机构,补齐创新生态。

另外,高新区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全力支持企业做创新的主角,建立多层次科技型企业培育库,从创新主体、创新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人才支撑、投融资等方面,积极谋划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培育和提升,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打造一批高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和瞪羚企业。

肖智勇指出,高新区要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健全完善招商引资全流程管理体系,广泛用好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股权招商、并购招商等新模式,抢抓“人工智能+”等重大风口机遇,加速积蓄“强”动能,锻造新板,着力招引一批引领性、龙头性产业项目,努力在五十亿级、百亿级大项目招引上实现新突破,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增强产业发展势能。要强化产业发展谋划,精准绘制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图谱,通过对各个产业进行系统分析,摸透发展现状,找准应对措施,培育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企业梯队,狠抓产业集群梯次培育。

高新区要用足用活利好政策,加快优化高新区产业扶持政策,真正把思路举措落到企业上、落到项目上、落到生产线上,探索有效措施激励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探索“免申即享”模式,落实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理念,帮助企业吃透并用好政策条款,将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真金白银”的获得感,切实把政策红利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要全力抓好增量培育,落实“日调度、周协调”工作机制和代办帮办服务机制,以务实管用的实招硬招新招抓好工业投资,推进比亚迪、韶华科技等龙头企业加快投产达产,支持朗圣药业、丹霞生物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推动形成“月月有投产、月月有上规”的良性发展格局。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土壤,要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事关高新区成败的重要工作来抓,聚焦企业需求,完善园区配套,强化要素保障,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肖智勇指出,高新区要大力提升“硬环境”。按照“投入运营一批、动工建设一批、招标挂网一批”,科学谋划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数据中心集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狮塘路延长线等二期道路建设,全面动工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酒店式公寓、体育公园和夜市,为数据中心运营提供良好的环境。要创新提升“软环境”。持续改进政务环境,在项目建设审批、历史遗留问题处置等过程中主动指导、靠前服务。全面梳理优化现有企业服务流程,创新加强知识产权、金融财税、上市上规和高企培育等服务,打通企业服务“最后100米”,提升企业服务水平。要着力强化人才保障。全面贯彻落实“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加大企业人才引育力度。深入实施双向破解“用工难”行动,深化高新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企业人才、用工需求。

携手共进协同配合,共推高新区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企业家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肖智勇表示,他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发扬企业家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于创新、拼搏奋进,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他提了三点期望:

一是希望大家聚焦主业,坚定支持高新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当前高新区正在依托多重优势,加快培育壮大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希望各位企业家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紧紧抓住政策机遇,立足自身优势,找准发展定位,带头增资扩产,深入谋划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做大做强在韶产业,助力韶关产业集聚发展。

二是希望大家聚焦科技创新,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希望大家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水平,持续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品牌引领企业发展。

三是希望大家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希望大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通过供需对接会等多种形式扩大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同时,也希望大家发挥人脉广、信息灵等优势,积极宣传高新区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企业来韶投资兴业,共同推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图|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韶新宣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