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文章前,司令先做个郑重申明,本文没有任何推荐购买纳斯达克基金的意图!
文章起因是前天有位粉丝,打算入手一些场外的纳斯达克指数基金,但是要么暂停申购,要么单日限购100元。于是留言来问司令,有什么办法可以多买一些?
抱着这种想法,其实也不难理解。一方面,所谓的权益资产多元化,并不是指多买几只A股指数,而是真正地分散配置全球主要市场,比如纳斯达克指数就是较典型的工具型产品;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人的DeepSeek强势崛起,但以Open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对于先进制程芯片的需求仍不可小觑,美股“科技七姐妹”依然是全球领先的科技力量。
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历史回报,看着也让人心动!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2月10日,近6个月、近1年、近2年、近5年、近10年,分别上涨17.97%、23.32%、79.70%、138.05%、449.29%。从指数分时图来看,过去十年尽管也出现过几次较大回撤,但整体呈现不断创出新高的走势。
眼下,由于QDII外汇额度不足,尽管场外多达几十只跟踪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基金,既有A类、C类、D类、F类、I类份额,还有人民币、美元现汇、美元现钞份额,然而在三方平台上,不是已经暂停申购,就是单日只能购买区区100元,实在是杯水车薪。
难道真的把所有份额都买个遍?即使像这样买上30只,单日也只不过小几千元!那么,有没有一次买更多的办法呢?
司令首先想到了互认基金,尤其是投资方向主要是纳斯达克板块、且历史业绩优秀的产品。
找啊找,还真的找到1只——东方汇理创新动力,2024Q4季报显示近80%资产比例投向于美股。从行业来看,资讯科技占比41.52%,工业占比15.18%、健康护理占比12.44%。截至2025年2月10日,近1年、近2年涨幅分别为22.14%和48.07%。可惜的是,常见的三方销售平台暂时不支持购买。
接着,司令想到了主动型QDII基金,是否能找到以美股科技为主、且历史业绩较出色的产品。
Wind统计显示,一共有99只QDII偏股混合型基金(多类份额,分开计算)。其中,近3月、近6月、近1年、近2年、近3年、近5年,各阶段均战胜纳指100的仅1只——国富全球科技互联人民币A,三方平台同样单日限购100元;
近3月、近6月、近1年、近2年、近3年,各阶段均战胜纳指100的还有1只——华夏全球科技先锋人民币,单日限购5万元。此外,各阶段表现较好的还有——易方达全球成长精选A/C,单日均限购7500元(两类份额合计单日可买15,000元)。从后两只产品历史持仓来看,前十大重仓股中不乏“科技七姐妹”的身影。
再来看看74只QDII普通股票型基金,是否也能找得到呢?从近3月、近6月、近1年回报来看,华宝纳斯达克精选A/C、华宝海外科技A/C,各阶段均明显战胜纳指100。不过,前者两类份额,单日均限购500元;后者两类份额单日,单日均限购1000元。“胃口”稍微大点,估计就没法满足需求了。
其实,也不用太纠结场外方式,毕竟现在开户很方便了,场内ETF就不用担心外汇额度的困扰。只要管的住手,同样也能实现长期配置的目标。
大家在买入时,需要注意三点:1、场内高溢价时不买。从今天上午来看,12只跟踪纳指100的ETF普遍都有溢价,博时纳指100ETF、广发纳指ETF、大成纳斯达克100指数ETF,溢价率(接近4%)在同类中较高。2、结合规模和流动性指标。从近阶段来看,广发纳指ETF、国泰纳指ETF、招商纳斯达克100ETF、华夏纳斯达克ETF,规模和流动性同类中较好。3、选择管理费率较低。目前,几家指数大厂的QDII已经率先降费,未来其它基金公司也会跟进。如果以上3点不能同时满足,重要程度从高到低。
最后,司令习惯了问问DeepSeek:今年纳斯达克指数是否还能继续上涨?TA回答说“不确定”,能否上涨主要依赖三方面:其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技术进步,能否推动科技公司营收和利润增长;其二,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增加,科技公司是否能真正提供解决方案;其三,如果利率保持低位,科技股的估值可能继续得到支撑。
以上就是基于粉丝遇到了场外纳斯达克基金限购的问题,司令引发的一些思考和解决办法。
欢迎关注“养基司令”,本号「轻」财经资讯,「重」选基技巧,坚持用数据说话!
整理数据不容易,辛苦动动手指点赞支持。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产品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购买前请仔细阅读法律文件。如有任何问题,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