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赵雪纯
通讯员丁燕飞
“心脏已经恢复自主功能了,情况不错!”2月10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心脏瓣膜亚专科副主任医师张力为王先生检查后欣喜地说道。王先生于1月27日突发心脏骤停,从罗田赶到武汉求医,检查发现其心脏完全被细菌侵犯,中南医院专家团队经10小时复杂手术,连续10天守护,终于恢复了王先生的心脏功能。“我的命是医护人员放弃春节休假抢回来的,他们辛苦了。”王先生说。
除夕突然昏迷,男子紧急转往武汉就医
今年38岁的王先生是湖北罗田人,常年在浙江宁波务工。春节前,他回到老家忙着置办年货、修缮老房子,每天从早忙到晚。1月27日凌晨2时许,王先生突然被憋醒,接着感到胸痛、胸闷,坐在床上30分钟后症状仍未缓解,他前往当地医院急诊科,被诊断为心衰。但在就诊过程中,王先生的胸痛持续加剧,当地医院决定通过120救护车将他送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王先生的妻子回忆,2024年12月底,丈夫频繁出现腿疼,甚至无法站立,去宁波的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做了理疗后虽有好转,但回老家后又开始腿疼、发烧。考虑到当时有呼吸道感染,当地医生建议先观察一周。“此前丈夫还经常上火牙疼,没想到现在会出现心衰的严重情况。”
1月27日12时,经20分钟的运送,王先生抵达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此时他已经意识丧失,并伴有高热。该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夏剑主任医师团队根据王先生的症状,立即做了床旁超声检查,发现他已出现心源性休克,于是立刻为其进行急诊ECMO支持,并第一时间联系该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外科主任刘金平教授团队会诊。
经血液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心脏感染情况后,团队副主任医师张力诊断王先生是严重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必须立即手术。
张力表示,虽然病因暂时无法明确,但专家团队推测可能是和此前细菌感染有关,加之年前较忙碌,身体免疫力下降,诸多综合因素使心脏不幸“中招”。
10小时手术奋战,医护守护心脏“重启”
1月27日15时,王先生的手术紧急进行,由刘金平教授主刀,张力等医生协助。虽然影像检查时已发现王先生的心脏已被病菌侵蚀,但术中的场景还是让专家们很吃惊:患者的心脏呈褐色,主动脉根部、左室流出道、室间隔、部分二尖瓣腱索、三尖瓣瓣环等完全被细菌侵犯感染,全是脓液和细菌赘生物,左右心室之间烂穿,主动脉根部完全烂穿,心脏几乎没有跳动。张力介绍,想让心脏恢复正常功能,要先彻底清除赘生物和脓液,再重建心脏结构。
但细菌赘生物和正常的心脏组织盘根交错,既要剥离又要尽全力保留心脏组织,操作起来很困难。刘金平教授团队凭借对心脏解剖结构的熟悉和精湛的手术技艺,将大块的赘生物剪掉后,再用镊子一寸寸地搜寻、清除,直至心脏重现正常的粉嫩色。
清除后,团队迅速进行了升主动脉带瓣人工血管置换、冠状动脉开口移植,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室间隔缺损修复等一系列复杂操作重建心脏结构。手术持续至1月28日凌晨,专家团队用了10个小时,最终成功修复了王先生的心脏。
“手术从企图侵蚀掉心脏的细菌手中抢回了心脏‘硬件’,但想彻底恢复心功能,还需后续养护好‘软件’。”张力解释,术后,团队继续用ECMO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设备辅助心功能,并给予药物治疗。
在刘金平教授团队的精心治疗护理下,王先生逐渐好转,最终在术后10天恢复了自主心脏功能,成功撤离高级生命支持。2月10日的检查显示,王先生的心脏功能已经恢复,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观察几天后便可出院。
刘金平教授介绍,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心脏内膜炎症,症状表现多样,病程进展迅速,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其诊断主要依靠血培养和心脏超声检查。
他提醒,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包括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或曾接受过手术的患者,还有经常有牙疼或口腔感染的人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