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2025年大陆春节档电影票房已突破100亿元,创下历史纪录。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口碑票房双高,引发岛内热议,有台湾媒体人表示“这代表着文化实力和国力增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有网友留言“期待在台湾可以看到这些大陆电影”。对此有何评论?
发言人朱凤莲表示,我昨天看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已经突破了90亿元。大家可以看到,今年春节期间上映的多部电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体现了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掀起“中国风”热潮。《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已在海外多地同步上映,引起热烈反响,《哪吒之魔童闹海》从明天(2月13日)起也将陆续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式上映。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台湾民众热议《哪吒之魔童闹海》等电影,充分说明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有着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的情感共鸣。我们希望相关电影能够尽快在台湾上映,让更多台湾民众直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了解大陆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实力和强劲势头。我们也欢迎来大陆参访交流的台湾同胞抽出时间在大陆看看电影,去打卡一些电影的取景地。
另据海外网报道,在岛内社交平台留言区,满满是对《哪吒》系列的盛赞:“第一部就很好看了,在台湾串流平台,评分很高啊”“哪吒画风非常棒,很细腻的感觉”“三十年前就已经被祖国水墨动画感动,有《哪吒》这样优质作品一点都不惊讶”。
导演精益求精的自主创新精神是《哪吒2》感动岛内的又一个原因。岛内媒体引述央视专访影片导演内容报道指出,《哪吒2》曾尝试找国外特效公司,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最后是靠自己团队用心打磨,才取得更好的效果。台湾时事评论员蔡正元在政论节目中说,能把动画做到这么一个巅峰之作,真的不简单。导演不是把《封神演义》拿出来照抄,是完全创新的。他不禁感叹道,光哪吒的形象就改了100多个版本,台湾有多少导演会努力到这种情形?
对于台湾民众来说,哪吒其实是再熟悉不过的形象。闽台地区是哪吒信仰的重要流行地之一,哪吒在当地被称为“太子爷”或“中坛元帅”,深受民众尊崇。哪吒传奇故事、乡间戏台上的哪吒形象都是闽台两地民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明清之际,闽南百姓跨越海峡迁徙宝岛。他们依照故乡的模样,几乎完整复制了闽南的信仰系统,哪吒香火也飘过海峡,在台湾各地绽放为太子宫的歇山燕尾,如今已经有数百座供奉哪吒的庙宇遍布全台各地。
在台湾各地开枝散叶的“小哪吒”也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上世纪90年代就有台湾信众回到四川宜宾“寻根”,当地翠屏山的哪吒行宫正是被海峡两岸公认的哪吒祖庙。
《哪吒2》不仅是传统神话故事的新编演绎,其中蕴含的“哪吒精神”更在两岸引发共同的文化自信和情感共鸣。
这种对哪吒形象的演绎,数百年来在两岸一直持续。传统上,哪吒形象多为威严的战神模样,象征着武力超群和降妖除魔。随着时代的发展,台湾还出现了“电音三太子”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将传统哪吒信仰与现代电音文化相结合。这些哪吒的形象,共同成为了祖辈和父辈心中的哪吒。
而如今从2019年大获成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今年春节档大火的电影《哪吒2》都是在经典神话人物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合理叙事,使观众感受到既经典又现代的气息,这些哪吒的形象,共同构建了两岸年轻一代心目中的哪吒的形象。
以哪吒为背景的电影不断被搬上银幕,吸引着两岸年轻人走进电影院,一刷再刷。
极目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海外网、日月谭天、看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