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DeepSeek开启新“下海”时代--再谈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国运之战

观察者网 2025-02-12 13:07:04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晨枫]

DeepSeek突然成为炙手可热的全球性话题,不仅因为其以低成本实现了“以小搏大”,其成功故事也成为国运的写照。

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可能像几十年前开始的芯片控制和数字化一样,将深植于几乎所有新科技的创建和老科技的升级之中。但低成本带来质变,不只是量变。

汽车是德国的卡尔·奔驰发明的,但在美国的亨利·福特发明流水线、海量生产低成本的T型汽车之前,汽车只是有钱人的玩物、豪华马车的代用品。在福特之后,低成本汽车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本质上重塑了世界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的重要推手。

低成本人工智能有望起到类似的作用,DeepSeek的开源路线和“蒸馏技术”使得“白菜化人工智能”成为可能。

DeepSeekV3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其性价比也遥遥领先同类大模型

再通用的大模型也会是“万宝全书缺只角”,开源路线使得其他人可以在开源构架上打造自己的人工智能应用,“蒸馏技术”则可以用小模型去芜存菁地保留需要保留的方面,有针对性地加强大模型不足之处,进一步缩小模型,降低训练和运作的门槛。

开源模型不是DeepSeek发明的,但DeepSeek把开源人工智能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提供了基本的开发工具包。相比之下,OpenAI、Anthropic、Google都是闭源的。

开源vs闭源,或者更加广泛地说,开放架构vs闭合架构,是信息科技发展史上几番出现的主题。如今人们只说PC,已经忘记IBM是PC架构的开创者。差不多同时,苹果推出自己的架构,其实还有Atari、Commodore、Next、Sparc等其他架构。

最后,PC所代表的开放架构胜出,因为开放架构可以调动几乎无限的资源,为相关生态添砖加瓦。这种乘数效应是靠一己之力的闭合架构无法比拟的。开放架构与寄生开发是共生、共荣的。

在软件方面,与PC对应的是从DOS到Windows的开放式发展道路,同样打出比iOS更大的天地。实际上,iOS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开放化了,更像“不一样的Windows”,而不是苹果独占的软件生态。

PC和WinDOS架构是为家用电脑推出的,简称WinTel架构。在今天,网络化和高性能化使得WinTel不仅继续“霸占”家用市场,也逐步取代了专业应用与工业控制和武器控制过去常用的专用架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数值分析早就不用专用工作站了,而是在WinTel上运行。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DCS)用服务器级的PC和工业规格的显屏(更加长寿、可靠),但在架构上与办公网络没有本质区别;机场航管甚至“宙斯盾”系统也用WinTel架构,以至于早年WindowsNT的故障曾经使得香港赤腊角机场和美国海军“协同作战能力”宕机。

在安卓vs苹果时代,开放架构再次胜出。苹果有大批铁粉,但安卓的市场份额更具有决定性。

开源不是完美的,容易有升级路线和相容性问题,但开源无疑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闭源有性能可靠和相容性有保证的优点,所以依然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几乎所有市场上,开源的份额都决定性地超过闭源。

这一大趋势将大概率在人工智能上重演,而DeepSeek及其代表的中国式高性能开源路线,正在引起美国的深深忧虑。

美国继续死抱“小院高墙”思维,闭源是主流思维,一方面控制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另一方面独吞人工智能的经济效益。

但有了开源、低成本平替,“小院高墙”可能成为死路,至少是支路。既然最好的开源技术来自中国,美国的开发界就将基于这些技术构建他们的系统,成为中国领导的人工智能生态的一部分。开源的活跃性和包容性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生态的影响,使得中国成为世界新科技的中心——这对美国霸权而言,是巨大的危险。

开源也意味着新经济。比如说,私用的购物和生活小帮手需要海量的公域数据,每人每家的小帮手都到网上“搜刮”差不多的数据,这是巨大的浪费,也是巨大的成本。专业的“公域数据批发商”可能应运而生,集中“搜刮”公域数据,提供云服务,用于训练私用小模型。

相关的小模型训练也会应运而生,好比人工智能时代的云上“驯狗师”,帮助个人用户训练、调整、更新私用小模型。

一方面,这依然把隐私和数据自主交给了“别人”,另一方面,这个“别人”是自己可选的,而不像平台,没得选。如果有足够的自信和技能,自己动手也可以,那就没有“别人”的问题了。

小模型和大模型也是相辅相成的,这是自驾和公交的关系,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人工智能可能意味着颠覆性的科技发展,意味着全新赛道,意味着重新洗牌和重拉起跑线。在航空科技的历史上,喷气时代就是这样的颠覆性时刻。

苏联航空科技的启动很早,但由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差别,直到二战时代,苏联航空科技的水平仍不及欧美。但在喷气时代的重新洗牌中,苏联一跃而进入第一梯队,米格-15和F-86打得有声有色,同时代的欧洲喷气机落后了。肯定会有人以米格-15用罗尔斯-罗伊斯“尼恩”发动机来说事,且不说米格-15用的是苏联自己的改进型,他们应该说说英国为什么没有用“尼恩”造出至少和米格-15一样好的战斗机。

从这里开始,苏联航空的辉煌一直延续到冷战结束,苏-27的篇章至今在中国续写。

苏联科技决策错误使得苏联错过了战后更加广泛深刻的电子科技和数字革命,经济和科技的过度军事化最终限制了颠覆性时刻在更大层面上开花结果。

中国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宽广、深厚、坚实的科技和制造业基础提供了土壤,庞大、勤劳、聪明的人口提供了水分,以民为本、“发展是硬道理”的政策提供了阳光,和平崛起、共同发展的基本国策提供了空气,颠覆性的科技革命就成为种子,重新洗牌和重拉起跑线就是历史性的起飞时刻。

2 阅读:264

评论列表

宇智波 俊于

宇智波 俊于

2
2025-02-16 15:35

成为流水线的意思吗? 汽车有汽车的流水线 各种工艺品也有各自的流水线

豆腐小僧

豆腐小僧

1
2025-02-12 18:39

英国的蒸汽机、意大利的飞机都是工业时代的象征,进入美国后工业时代,机车、变形金刚、钢铁侠成为了新精神图腾,而以后AI才是新型工农业产业的机械大脑,这是人类进步不得不面对的。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提供丰富而专业的国际国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