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夏丹张源
截至目前,浙江11个设区市GDP及增速纷纷出炉:
已率先晋级GDP“2万亿俱乐部”的杭州,总量依然稳居全省第一;宁波成为全国GDP第十一城;温州距离万亿之城,仅一步之遥;稳稳增长的绍兴,GDP突破8000亿元;继超越丽水后,舟山正对衢州形成赶超之势……过去一年,浙江各市拼字当头,干劲十足。
制图:张源
万亿温州临门一脚
要说2025年最稳的预期,那一定是温州将挺进“GDP万亿俱乐部”。
数据显示,2024年,温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719亿元,同比增长6.3%。距离万亿GDP,温州仅差了不到300亿元。
从省内来看,温州6.3%的增速,排在全省前列。放眼全国,这一年增速较快的温州,升至全国第28位,成为晋级下一个万亿城市的最强候选者。
温州图源:视觉中国
突破万亿,是温州上下的夙愿。早在2019年,温州就提出了到2025年实现万亿GDP和千万人口的“双万”目标。2024年初,温州召开实施“强城行动”动员大会,向“双万城市”发起冲刺。
2025年开年,温州再次提出要“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跻身万亿级GDP城市行列”。
全力冲刺“双万”城市,2025年温州势必火力全开。稳稳的预期,愈发令人干劲十足。
温州图源:视觉中国
也就是说,到2025年浙江领头的“铁三角”,将全部晋级“GDP万亿俱乐部”。同为“铁三角”的杭州、宁波,则早已分别于2015年、2018年破万亿。
浙江也乐见一个支棱起来的温州!2022年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提出支持温州提升“全省第三极”功能。去年浙江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推动温州高质量发展,明确温州要“提速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从“铁三角”到“第三极”,突破万亿,将只是温州奋斗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于温州而言,必须进一步跨越赶超、争先进位,打造成为一座具有现代气息、开放气度、创新气质、聚才气场的大都市。”温州市委主要负责人曾表示。
杭甬双双争先进位
过去一年的杭甬,格外不易,也格外亮眼。
先看数据,2024年,杭州GDP21860亿元,在全国GDP“2万亿俱乐部”中,稳居第八。2023年,杭州首次进位“2万亿俱乐部”。目前排在前面的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苏州、成都。
放诸全球,若以杭州突破2万亿的2023年人民币与美元平均汇率计算,按单独经济体对比,当年杭州在全球各国和地区中能排到前50名,大致相当于捷克、芬兰,比葡萄牙、新西兰还要高。
杭州图源:视觉中国
于杭州而言,2万亿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事实上,2024年杭州拼劲更足。这不,在高基数基础上,今年杭州依然保持了稳稳的增长。尤其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初,杭州六小龙刮起一阵全球旋风,至今未停,再度让创新之都杭州响彻全球。这是一次再出发的新契机,这座激情再燃、活力迸发的城市,今年将带给我们哪些新惊喜,大家拭目以待。
再来看看宁波,2024年,宁波GDP18147.7亿元,增长5.4%,占全省的比重为20.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早在2021年,宁波曾提出“2025年GDP总量破2万亿元、进入全国前十”的目标。
宁波图源:视觉中国
2025年,温州加入“万亿俱乐部”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城市群的崛起,是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一个又一个经济强劲的城市,就像“行星发动机”,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最强动力。
即将拥有三座万亿级城市的浙江,城市群竞争力势必进一步强劲。
“腰部”力量稳稳支撑
万亿级的杭甬温,作为浙江经济领头羊,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浙江经济发展的高度。而万亿之下的省内“腰部”力量,则决定着浙江经济发展的后劲。尤其在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发挥承前启后的“中场”力量的腰部城市,重要性日益凸显。
过去一年,浙江的“腰部”力量支撑如何?
2024年,绍兴GDP迈上8000亿元台阶,增长6.5%,增速位居全省第二、领跑经济大市,不少主要指标增速均居全省前列。
绍兴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传统制造大市绍兴,坚决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越城区智算产业、无人机生产基地;柯桥区光子产业、火箭超级工厂;上虞区低空基建、新型半导体材料;诸暨市集成电路关键材料、抗肿瘤药物抑制剂;嵊州市新能源动力电池、锂电池新材料项目;新昌县智能研发制造、微机电科技项目;滨海新区大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机器人生态产业集群……
从过去依赖“染缸”“酱缸”“酒缸”老“三缸”经济,到如今,“布片”“芯片”“药片”新“三片”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产业升级后的绍兴正在跑出加速度。
排在第五的嘉兴,2024年GDP7570亿元。近年来,嘉兴充分发挥其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上海、杭州等地的产业转移与辐射带动。目前,嘉兴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迅速,并吸引了大量优质项目落地,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金华图源:视觉中国
同时,金华GDP逼近7000亿元,2025年便将站上7000亿元新台阶。被金华超越的台州,紧随其后,GDP为6656亿元。再之后,就是4213亿元的湖州市。
“新三角”你追我赶
2024年,随着丽水GDP突破2000亿元,衢州、舟山和丽水均保持2000亿元的量级,实力相当的它们,形成一个“新三角”。
过去一年,浙江经济体量最小的丽水,发挥后来者居上的优势,以6.6%的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也高于全国平均。也就是说,尽管体量规模较小,丽水丝毫没有放慢追赶的步伐。
与此同时,随着丽水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浙江11个设区市全面告别了千亿城市时代,也算是步入又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
衢州图源:视觉中国
“新三角”中,体量稍大者为衢州。2024年,衢州GDP为2263亿元,同比增长6.4%。尽管当前体量并不大,但近年来锚定先进制造业的衢州,在氟硅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电子化学材料等新兴产业方面,仍在不断增后劲。
就在2月8日,总投资95亿元的浙江先导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传感器产业化项目,正式开工。建成后,它将有助于突破中国在微机电传感器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舟山图源:视觉中国
而向海图强的舟山,2024年GDP为2226亿元。
近年来,舟山借浙江自贸试验区发展的东风,聚焦油气等大宗商品贸易自由化及投资便利化,锐意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紧紧依托港口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绿色石化产业;研发与贸易并重,做精做深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经济已成为舟山大跨步迈向新蓝海的澎湃势能。
当前,舟山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有望助其脱颖而出,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各有优势,各显神通,“新三角”比学赶超背后,是一种浓浓的发展氛围。
不论“新三角”谁争先,都在为浙江争先做出贡献。
你好!½独行的自己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