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智驾全面开启之年,已成行业共识。在智驾广受关注之时,却有一家明星智驾公司“暴雷”。近日,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深陷经营危机。
高管年前接连离职
据每日经济新闻、红星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有纵目科技内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整个公司已进入暂停状态,无人回应。春节假期前,纵目科技的人事总监、法务总监、财务总监等6名高管在给自己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便离开公司,并带走了公司U盾。
员工透露,纵目科技部分高管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离职的,1月26日晚,在纵目科技开始全员春节放假的当天,部分公司高管还分走了用以“保供”公司项目的大额款项。
目前,公司法定代表人唐锐失联,IP显示在日本,公司“其他高管也无法联系上。纵目科技总部也已处于停水停电的状态。
“我是美国国籍,买张机票就能走,但还是要留下来,跟兄弟们一起战斗。”在1月26日的最后一次大会上,纵目科技CEO唐锐曾向员工们表示。彼时,唐锐还向员工们承诺,公司目前很有希望,未来能够补发拖欠工资。据多名纵目科技员工透露,就在唐锐做出这番表态后不久,他便离开了公司。
官网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纵目科技在中国内地供应商中的排名较为靠前:在ADAS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在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9%;在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6%。
三次冲击IPO都未能成功
自2013年成立至今,纵目科技已先后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10轮累计融资达22.47亿元。在2022年3月的E轮融资中,纵目科技融资8.67亿元,估值约9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在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记者留意到,在去年3月冲击港股前,纵目科技也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多次尝试。2017年公司首次在新三板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纵目科技转战科创板,但在2023年9月份撤回IPO申请。
在业务高峰时期,赛力斯、长安、奇瑞、比亚迪、长城、一汽等知名车企都是纵目科技的客户。2023年后,核心客户接连流失,目前只剩下了长安。
除了智驾业务外,纵目科技也在多维度布局“蚕丛机器人”业务。2024年1月,唐锐宣布纵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蚕丛机器人”正式问世,并正式推出FlashBot闪电宝。同年12月4日,上海纵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RUITANG(唐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不过,智能机器人业务的市场反响也非常冷淡。
随着汽车智能化进度加速,智能驾驶行业技术迭代变得越来越快。目前以华为为代表的头部供应商拿走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比亚迪这样的主机厂也开始以自研的形式开启“全民智驾”时代。像纵目科技这样的中低阶智能驾驶供应商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又没有高阶智能驾驶的技术储备与市场份额,“停摆”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相关部门正协助处理员工诉求
据21财经报道,2月7日,上海市有关部门已经组织了针对纵目科技及其子公司蚕丛科技的专项研讨会。会议初步确认了处理方向,并将整理汇总相关材料上报。目前已知的行动方案主要有三点:第一,张江镇镇政府会尽快设点,以公布并解答各项处理措施,包括欠薪、补偿以及特殊情况等;第二,纵目科技相关公司的财产保全已由法院牵头,孙桥派出所参与处理;第三,工会会快速分配法律援助律师。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