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李文瑶
去年,贵州的“村超”火出圈,而春节刚过,浙江江山开启了首届“村羽”。与其他羽毛球比赛不同的是,报名的大部分是当地村民及工厂员工,比赛奖品都是鸡鸭牛猪等独具乡村特色的土味。
2月10日-11日,江山市首届“江郎山杯”农民羽毛球超级联赛巡回分站赛在江山市贺村镇山底村举行。本站比赛共吸引了400余名老中青幼羽毛球手参与,在村文化大礼堂的羽毛球场一较高下。
从村歌、村晚,到如今竞技与趣味兼具的“村羽”,融合地方文化的体育赛事,在丰富群众业余文体生活的同时,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村庄的凝聚力。
各村羽球高手集结
获胜队伍奖品是一头牛、两头猪......
“这扣杀有力”、“这球打得漂亮”......“村羽”现场,人头攒动,25支参赛队伍都精心准备了自己的队服,轮番上场,与各村好手激烈厮杀。
比赛现场的“奖品区”,接地气的“宝贝”们则在等待着获胜者的产生:第一名奖励一头牛、第二名奖励两头猪、第三名收获三头羊、第四名则是15只鹅、第五六名是15只鸡,第七八名则是15只鸭。比赛期间,不仅运动员时不时来看看“奖品们”的状态,不少围观村民还牵着小朋友来与这些乡村小动物亲密接触。
作为本土作战的队伍,山底村队已经提前备战了半个多月。“我们把村里的高手都集结起来了,有从小打球的,有中途从零起步坚持到现在的,还有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羽毛球精英,统统喊回来参加‘村羽’。”51岁的领队严利清告诉潮新闻记者,村里羽毛球产业众多,很多村民可能不会打球,但一定摸过羽毛球,“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就是38岁才开始打球的。如今,我也带着我的小孩打,带动他们爱上羽毛球这项运动。”
严利清表示,据他了解,这次“村羽”比赛吸引了不少高手加入,“听说有退役的国手运动员都来参加了,我很高兴能有机会跟他切磋一下。”
据悉,江山市首届“江郎山杯”农民羽毛球超级联赛贯穿全年,赛程首先进行乡镇(街道)联赛初赛,每一季度举行联赛巡回分站赛。除贺村镇分站赛外,后续还将在凤林镇、峡口镇、长台镇等地设置联赛巡回分站赛,在今年年底将举办联赛总决赛。
江山市体育局局长周学军表示,本次比赛立足江山市羽毛球产业、群众基础和农村特色,旨在充分挖掘羽毛球运动的多元价值和潜力,积极推动体育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趣味赛拉近老少邻里关系
世界冠军都羡慕当地羽球氛围
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来,本次“村羽”除了竞技赛外,还设置了趣味赛,两项比赛结果按照一定比例相加,计入每支队伍的总成绩。
踢羽毛球过网、木板打羽毛球比远、投羽毛球比准、丢羽毛球比远,这四个趣味项目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参赛者们各显神通,现场笑声不断。
来自浔里村队的何幸航与小伙伴五人都是00后,正在放大学寒假的他们正好赶上了这次“村羽”的举行。“因为羽毛球在这边是体育主要产业,所以我们当地孩子从小就接触羽毛球,平常放假回来都会跟小伙伴切磋一下。但这次是团体赛,所以我们提前练习,进行磨合。”何幸航表示,长大后,跟村民、小伙伴打球的机会越来越少,这次备赛的过程也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拉近了邻里乡亲的感情,“他们会发现我们小辈有羽球特长,球技不错,我们也很自豪能代表村里参加这样具有本土特色的比赛,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
室内外的热情氛围不仅吸引了当地村民前来围观,还让羽毛球世界冠军、中国羽毛球国家队的浙江羽毛球运动员周昊东羡慕不已。“我看到这次的比赛奖品都非常接地气,我觉得这样的比赛形式可以不仅在江山,其他地市也可以发展起来。”
这是周昊东第二次来到江山。上一次,他是参加省羽毛球比赛,并在这里拿下了冠军。“村羽”比赛期间,周昊东还跟江山小朋友运动员搭档打了场双打比赛,秀了一把羽毛球技术,“这次比赛不仅氛围好,现场还有很多与羽毛球相关的产品和制作过程展示,这对我来说也是长知识了。”
村文化礼堂变羽毛球馆
羽球小镇要把“村羽”继续做下去
参加本次比赛的25支队伍,除了19支由村民组成外,还有5支来自羽毛球企业,1支外地游客队伍。参赛的同时,羽毛球企业队伍也把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带到了现场。羽毛球是怎么做出来的?球拍是如何穿线的?男女老少纷纷围在现场的小摊位前,接触羽毛球的“前世今生”。
作为江山市羽球产业发展的典型,本次比赛举办地贺村镇山底村是不折不扣的羽毛球小镇。村文化礼堂在设计之初,就体现运动元素,房屋层高经过加高后,摇身一变成为了羽毛球馆,每逢周末,这里都会聚集热爱羽毛球运动的村民;球馆外墙上,画着羽毛球的墙绘,村党总支书周建军告诉潮新闻记者,趣味赛的比赛形式,就来自于大家日常组织的活动,“还有插羽毛球比赛等等,就是为了调动村民积极性,让大家加入进来。”
山底村只是江山市羽毛球产业的一个典型。依托江山市“中国白鹅之乡”的基础,江山市羽毛球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近40年的产业积累,已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发展至如今的规模化生产。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羽毛球及配套企业55家,年产量占国内市场份额50%左右,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国外,被誉为“中国羽毛球之乡”。
在江山多娇队领队,同时也是江山多娇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伟星看来,“村羽”比赛不仅是江山羽毛球特色的展现,同时也是羽毛球产业向外的窗口。“我们当地羽毛球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档次种类比较齐全,从群众娱乐用球到比赛用球,应有尽有。所以我们希望能把‘村羽’做强做好,对于吸引客商、企业交流也有促进作用。”
(图片由江山市体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