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市长武县做好“加减乘除”汇聚民生“幸福感”

身边24小时 2025-02-12 19:08:42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记者苟俊报道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紧扣审批主业、服务主责,聚焦项目攻坚突破,聚力环境优化提升,用好“加减乘除”工作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手续、优化流程,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筑巢”,引进更多“金凤凰”。

服务“加法”,打好“主动仗”。强化前置服务和全流程跟踪,为企业政务审批开通“绿色通道”,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驿站”综合服务专区,优选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网办流程熟的工作人员作为“首席服务官”,为企业进行“一对一”精细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引导办事群众优先选择网上办理,节省窗口排队时间,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账号申请、表单填写、材料打印、资料上传等事项“手把手”指导,推行无差别受理,申报、审核、证照打印一站式办结,全面破解群众网办“不了解、不会用、不敢用”难题,探索诚信体系建设运用到政务审批中,以“一份承诺”代替“一摞材料”,变“事前审”为“事后补”,为企业开工速度加足马力。

流程“减法”,当好“排头兵”。开通“一窗通办”服务,不断压缩办事时间和流程,提升服务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实现了事项在线申请、审批、办结的全过程服务。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对外公布窗口电话,对于非全流程网办事项,推行“电话咨询、网上申报、线上办结、双向快递寄达”等方式办理。多渠道咨询“不见面”、网上申报“不见面”、零基础指南“不见面”,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群众到实体服务大厅的跑动次数,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办理“零见面”“零跑路”“一站式”,顺利完成了“6789”政务效能提升目标。去年以来,线上办结854个项目前期审批事项,为208家企业提供快递寄达服务。围绕企业群众高频事项,配置上线“一次性告知单”,贴心提供“保姆式”服务,办事流程进一步精简优化,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推进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涉企服务“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5%,审批服务效率持续提升。另外,还要积极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探索最多“跑一次”行政体制改革,打通服务“快车道”。

作风“乘法”,提升“精气神”。加大创新服务力度,开辟重点项目建设审批绿色通道,围绕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组建“一项一策、专人专班”服务团队,明确每个项目手续办理责任人,主动对接建设单位,结合“预警提醒”“容缺受理+承诺制”“拿地即开工”“跨域通办”等机制,优化政务服务工作制度。坚持重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采取“视频踏勘”、现场答疑解惑、联席会议等多种形式,夯实政务服务能力。要将服务“进度条”及时公示出来,将窗口服务的“晒一晒”;积极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请咸阳市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来对服务“打分”;将“成绩单”公示出来,营造“赶学比超”的良好氛围,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问题“除法”,打好服务“攻坚战”。充分利用政务服务网“一网通办”平台,打通政务审批卡点、堵点和难点,开通“一家牵头、联合办理、限时办结”服务,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审批服务模式,将与企业相关的“一揽子”事项集成联办,整合交通、公安、税务等部门资源,实现交通运输、餐饮开办、社会保险服务等事项一次申请、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积极设置道路货运企业“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实行综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发证,为企业群众开展业务指导帮办代办服务,现已在“一件事”系统办结关于“开办道路运输企业”事项8件。切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实施部门会商、会诊机制,适时追踪事情办理的进展。其次就是要落实“首问责任制”,对群众咨询、建议、意见等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群众的不满意“微整改”,在点点滴滴的解难题中,汇聚民生“幸福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