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作为药王孙思邈的故里,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政策,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十年间,当地的卫生院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孙思邈中医堂”,开展中医诊疗服务。
在发展“孙思邈中医堂”过程中,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铜川市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优质资源,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骨干、中医药管理人才培训班,邀请省内知名专家教授开展“西医师学中医”活动,还在各区县建设培训基地,分层次、分批次对基层中医药人员进行常态化培训,培养大批优秀中医人才,有力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广泛应用。
这些“孙思邈中医堂”以传承孙思邈的中医药学术思想为核心,为当地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也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家门口的中医药力量
“多年的糖尿病已经让我非常不舒服了,近一年来,严重的便秘和下身瘙痒更是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家住铜川市的乔奶奶四处求诊,却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缓解。
一次偶然的机会,乔奶奶听闻家门口的孙思邈针灸医院院长郭林在中医诊疗方面颇有建树。经过郭林的诊断,乔奶奶接受了针灸和中药方剂的联合治疗。
仅仅半个月,乔奶奶的便秘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下身瘙痒的症状也大为减轻。她逢人便说:“这么好的医院就在家门口,不仅方便,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说孙思邈针灸医院给了我新的生活。”
孙思邈针灸医院坐落于铜川,这座城市作为药王孙思邈的故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铜川市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孙思邈针灸医院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自2015年起,铜川市在中医药发展之路上稳步迈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市规划。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孙思邈针灸医院应运而生。2015年,郭林在耀州区东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建成孙思邈中医堂,经过不断发展,2020年于新区建成孙思邈针灸医院,并设立多个名医工作室,已达到二级医院标准。
孙思邈针灸医院拥有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医疗团队。郭林作为程氏针灸第五代传承弟子,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程凯学习,凭借扎实的针灸技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团队的核心引领者。医院还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医院始终以中医特色诊疗为核心,秉持传统中医理念,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精准辨证施治。在治疗手段上,巧妙融合‘针、灸、药’。”郭林表示,在推广程氏针灸“三才针法”时会结合药王孙思邈的经典论述,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针灸穴位和手法,同时精心调配中药方剂。无论是常见的慢性病,还是疑难杂症,都能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有效治疗方案。
孙思邈针灸医院依托孙思邈中医堂,积极开展中医药知识“四进”活动。免费发放《千金方选编》《中医养生保健》等多种科普书籍,每月通过专家讲座、义诊等形式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同时,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体质辨识并提供健康指导,为儿童家长培训中医育儿保健方法,为慢性病患者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
如今,孙思邈针灸医院凭借其独特的治疗理念、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丰富的诊疗服务,吸引了众多患者前来就诊。
“未来,医院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加强人才梯队培养,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让孙思邈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助力‘健康铜川’建设迈向更高台阶。”郭林表示。
中医药培训扎根乡村医疗
在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有这样一所默默耕耘的卫生院——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在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天空中散发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
“一直以来我胳膊活动不太方便,近期还加重了不少。在儿女的陪伴下,我来到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就诊。刚开始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总觉得这病怕是好不了了。”金锁关镇居民董大爷说,“给我看病的医生特别有耐心,一点点地跟我解释治疗方案,打消我的顾虑,我决定试试针灸治疗。没想到,仅仅过了3天,我原本不灵活的胳膊竟然活动自如了。”
董大爷与医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常咨询健康调理的方法,对卫生院的信任也与日俱增。“我们始终聚焦基层群众的常见健康难题,尤其是老年人的腰腿疼痛问题,运用针灸、中药等中医疗法,为患者缓解痛苦。”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副主任医师、中医全科主治医师赵丽表示。
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不仅专注于疾病的治疗,更注重治疗后的康复指导,依据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在季节交替之时,贴心地为患者提供调理建议,帮助患者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复发。
走进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浓浓的中医文化氛围扑面而来,古朴的木质药柜散发着淡淡的草药清香,墙上悬挂的《大医精诚》节选无声地诉说着孙思邈千年的智慧。作为县级中医院培训体系的重要延伸,这里不仅是中医文化的传承之地,更肩负着意义非凡的项目——为全镇的乡村医生开展培训。这里如同一个中医的“摇篮”,通过系统的针灸、推拿等技术培训,将中医的火种播撒到每一个基层医疗角落,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出新生机。
“针对村医的培训全面且实用,拔罐、刮痧等基础操作的现场教学细致入微,用药知识的讲解深入浅出,且由不同专长的医生轮流授课,确保培训内容丰富多样。”赵丽表示,这些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展开,比如鉴于部分群众对中医妇科的关注,也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培训考核巧妙地融入村卫生室的年终整体考核体系,有力地推动村医积极学习中医知识与技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10年来,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凭借扎实的中医服务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在基层医疗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融入当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走进每一户人家,成为中医文化在基层传承与发展的生动实践典范,照亮基层群众的健康之路。
精准满足基层需求
在铜川市耀州区的关庄镇,关庄中心卫生院正以独特的中医诊疗技术,为当地百姓抵御着大骨节病的侵袭,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坚实堡垒。
作为大骨节病的专业诊疗机构,这里汇聚多方医疗资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曹柏龙每周六上午都会前来坐诊,为诊疗工作注入强大的专业力量。多年来,关庄中心卫生院致力于大骨节病的学术研究与临床实践,打造出一支专业精湛的医疗团队,在地方病治疗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科研优势。
“患病初期,我的膝关节严重变形,小腿肌肉也开始萎缩,每到晚上疼痛就加剧,根本睡不好觉,只能整宿整宿地熬着。”71岁的蔡大爷说,经过多次免费的针灸治疗,他原本难以忍受的疼痛得到了极大缓解,晚上睡觉时也不再被疼痛困扰,小腿肌肉也慢慢恢复了生机,踝关节的功能也有所改善。
“我已经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日常活动了,从家到关庄中心卫生院只有10分钟路程,空闲了就散步走过来治疗一下,非常方便。”蔡大爷说。
关庄中心卫生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针对大骨节病患者,主要采用温针灸、敷药等中医疗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免费的医疗服务。而对于那些因行动不便无法到院的患者,关庄中心卫生院准备了贴敷和外喷药剂,并详细指导家属进行按摩辅助治疗,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这10年里,当地改水改厕、搬迁等措施逐步落实,大骨节病的新增病例已大幅减少。关庄中心卫生院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大骨节病的预防知识,如提醒居民合理控制用水量、适当补充硒元素等,将疾病防控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守护居民的健康。
关庄中心卫生院在大骨节病防治工作中的不懈努力,不仅为患者带来健康的希望,也为中医在地方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从市级医院到乡镇卫生院,铜川始终以孙思邈“大医精诚”精神为引领,将中医药融入健康服务的每一环节。通过政策支持、特色诊疗、人才培养与科普创新,铜川正书写着“中医药惠民”的新篇章,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