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钢股份预亏但连收7个涨停,与DeepSeek适配竟是“乌龙”?

新浪财经 2025-02-13 12:33:15

华夏时报记者李凯旋北京报道

一众钢铁上市公司这几日应该都在想:“都是钢铁企业、都在亏损,凭什么就你杭钢股份接连涨停。”2月13日,杭钢股份开盘涨停,报收10.13元/股。截至该交易日,杭钢股份已经连续收获7个涨停板。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当前DeepSeek正火,杭钢股份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为数据公司。多篇报道显示,上述子公司DeepSeek部署适配。因此,尽管杭钢股份预计2024年亏损,但股价却不断上升。

随后,杭钢股份紧急撇清与DeepSeek的关系,表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钢铁,与DeepSeek和深度求索公司无任何业务往来,并发布了多篇风险提示公告。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联系杭钢股份进行采访,杭钢股份表示:“近期公司比较忙,不接受采访。”

股价接连上涨

公开资料显示,杭钢股份是杭州钢铁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钢铁及其压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经营模式则是以自产自销为基础。近期,钢铁企业的日子绝算不上好过。一方面,在行业需求下行、产能高企的背景下,一众企业2024年业绩亏损或下滑已是常态。另一方面,美国对进口钢铝加征关税,国内钢铁企业再度受到冲击。

与多数钢铁企业一样,杭钢股份的业绩表现很弱。杭钢股份方面表示,预计公司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3亿元左右,将出现亏损。而2023年,杭钢股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则为1.82亿元。

关于业绩预亏的原因,杭钢股份方面表示,2024年,国内钢铁行业持续低迷,钢材价格低位震荡,但铁矿石等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处于相对高位运行,钢铁企业经营承受巨大压力。公司加大降本增效工作力度,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但受行业环境影响,仍然出现亏损。

但投资者对这家亏损钢企非常感兴趣。自2月5日开始,杭钢股份股价接连涨停,股价从5.20元/股一路上涨至2月13日的10.13元/股。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期间,杭钢股份不断披露风险提示公告,但依旧挡不住投资者们“买买买”。

跻身DeepSeek概念?

如此业绩,杭钢股份为何还会接连涨停?春节期间,横空出世的DeepSeek成为AI届的新晋顶流。春节过后,A股恢复交易,数家企业因为与DeepSeek相关开启了一轮上涨行情。《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市场上有关于杭钢股份子公司与DeepSeek部署适配的相关报道,相关报道则拉升了杭钢股份的股价。

多篇公开报道显示,2月3日,杭钢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的适配工作,并基于国产GPU集群实现了从70亿参数到170亿参数的全系列蒸馏模型部署。

此外,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还表示,公司管理层十分重视DeepSeek的发展,并迅速在春节期间组织公司技术骨干联合国产算力合作伙伴沐曦进行技术实施攻关,并基于公司深厚的平台技术积累及沐曦GPU产品良好的通用兼容性,短短几天时间就实现了DeepSeek-R170B参数及以下全部模型的部署。

基于此消息,2月5日,也就是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背后的股东杭钢股份股价开始了涨停之路。值得一提的是,杭钢股份进入数字化也是由来已久,只是却如其所言,业务体量和营收占比较低。公开资料显示,杭钢股份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建设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推进数字经济产业运营升级,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双主业协同发展的资本平台。

急忙澄清

股价上涨的幅度和速度都超过了杭钢股份的预料。或许杭钢股份自己也没想到,会搭上DeepSeek这辆“高铁”。2月6日,杭钢股份便披露澄清公告,表示公司关注到了市场上的有关报道,但公司钢铁及相关业务主营收入占比超过总额的90%。短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发生变化。

“公司算力业务由浙江省数据管理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经营,营业收入占比极小,经营模式主要为硬件设备及相关软件的采购,集成后向客户提供租赁服务,不涉及算力核心技术的研发等。”杭钢股份在澄清公告中表示。

此外,杭钢股份直言,相关报道中设计的DeepSeek部署适配是指,在上述业务模式中,公司在合作伙伴的系统中安装DeepSeek软件,安装后将算力设备对外提供租赁服务,公司则与DeepSeek的系统开发、应用等,且与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无任何业务往来。

至于钢铁行情,《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将杭钢股份放置到整个行业中来看,其亏损幅度并不大。截至目前,马钢股份预计2024年净亏损在45亿元左右,重庆钢铁则预计亏损约32亿元,安阳钢铁则预计亏损接近30亿元。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初步统计,2024年重点统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利润总额则为429亿元,同比下降50.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方面表示,2024年,钢铁市场供应强、需求弱态势明显,行业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的阶段。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