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所以盛民也。”
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南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重点工作持续发力,城区规划布局不断优化,老旧社区有机更新,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赋能城市品质“蝶变”。
保护与发展“双向奔赴”
让历史文化保护融入城市现代化
2025年1月,贵阳历史城垣步道(南明段)焕新亮相,2795米的步道上,沿线文化墙、文化石梯、仿古城墙、亭廊等新建景观让人耳目一新,经过美化升级的墙面、公交车站、绿化带等生动呈现出老贵阳“九门四阁”等历史文化,为南明区增添了一抹历史文化色彩。
“城垣步道的设计很有特色,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的亮点。特别是那些融入历史元素的细节设计,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也能更好地了解贵阳的历史。”趁着周末,张女士沿着城垣步道寻迹线从中山东路与文昌南路交界口一路走到了甲秀广场。
城垣步道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之一,南明区是贵阳城市历史溯源地、文化遗址承载地、教育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名人集聚地,辖区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
在城市更新中,如何把保护、传承、利用有机结合,做到既保存城市历史记忆,又提升现代功能和品质?
聚焦“省会核心、筑城客厅”总体定位,围绕“城市核心、老城灵魂、文化高地、精神家园”要求,南明区坚持以规划设计为引领、以文脉挖掘为灵魂、以商业运营为切入点,持续推进辖区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造等工作。
同时,在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城市记忆的基础上,坚持“留、改、拆”和“建、运、管”并举,突出“精改造、巧经营、细雕琢”,统筹兼顾南明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创新利用,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了青云路步行街、曹状元街区等特色文化旅游街区。
1月23日,青云路步行街上榜新一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并作为南明区文旅市场的重要亮点。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该区域共接待游客约87万人次,销售额高达2155.4万元,同比增长59.05%。
“一圈两场三改”持续推进
新变化点亮居民美好生活
在水口寺街道,15分钟内居民们有着丰富多元的选择。出家门2分钟,就能到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富民村镇银行惠民休息室;往蟠桃宫路方向,8分钟就能到水口寺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在这里看书、观影、做手工、聊天;10分钟就能来到兴隆誉峰小区综合文体活动室,打打乒乓球,下下象棋、五子棋、围棋;沿着水东路、红岩路15分钟就能走到位于红岩东郡社区的诚善助老餐厅,不想做饭的时候可到这里,与老年人一起共进午餐。
“太方便了,体验感超棒!”2024年11月27日,在青云路公共停车场停车的杜女士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操作后,将车辆驶入立体车库升降机后下车出库,系统精确地将她的车自动送至停车位。2024年5月,青云路智慧停车场正式投入使用。该项目总用地面积5205.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339.7平方米。地下3层为普通停车场,地上11层为智慧停车场。规划停车位总数为718个,其中机械车位663个,停车场的机械停车系统可实现全自动存取车。项目建成后,有效缓解了青云路步行街、附近农贸市场及周边老旧小区停车难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居民正在改造后的院落里健身锻炼
而在已经完成城中村改造的南明区八里屯安置小区,居民们在小区内或悠闲散步,或体育锻炼。
八里屯改造项目位于富源中路,项目总投资约400万元,涉及改造8栋、群众268户、面积约7.66万平方米,共改造地下管网2000余米,新开挖和安装消防管网222.3米、新增消防栓5个,增设停车位和电瓶车充电棚,缓解小区停车难问题,消除飞线充电安全隐患;打造休闲步道400余米,改造小广场300余平方米和凉亭2个。经过综合整治改造后的八里屯小区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配套功能更加完善、小区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我们小区新建亭子2个,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起了休闲步道,这下大家都乐意在楼下多逛逛。”居住在八里屯3栋2单元的退休职工王阿姨笑着说道。
自“一圈两场三改”工作启动以来,南明区瞄准民生靶点,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打造“15分钟生活圈”,持续推进农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着力推动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改造工作,不断增强城市服务功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形象品质、保障和改善城市民生,努力以工作实绩实效让居民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2024年,南明区实施新建、改扩建“15分钟生活圈”项目62个,已全部建成投用;建成公共停车场3个,新增公共停车位4514个,完成5个农贸市场数字化改造;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均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8条背街小巷融入老旧小区综合打造,已全部完工,改造地下管网151.618公里,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以“商”为媒奏响城市生活乐章
消费“新”场景激活城市“新”活力
2025年春节期间,南明区各大商圈人头攒动、购销两旺、热闹非凡。
位于火车站商圈的各大商场,除了“老牌门面”鸿通城持续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回头客”外,还有于2024年7月强势来袭的“流量担当”万象城,从大年初一的醒狮纳福活动开始,就不断掀起一轮又一轮过年热潮;在方圆荟海豚广场,以“年在一起”的新春活动主题串联起财神巡游送祝福、非遗英歌舞闹新年、巨型万古鲤鱼灯巡游等特色活动,还有印制有“蛇年大吉”“公主请发财2025”等新春祝福字样的氛围装置,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前来参与打卡;亨特CITYMALL和荔星名店两大老牌商场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除了普惠消费券、积分换购券两大“加持”,还特别针对百货区、化妆区设置了满减券、团购券等大力度优惠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体验。
方圆荟·海豚广场
“平日闲着没事经常约姐妹逛亨特、游荔星,刚好这个春节活动力度大,给自己添置了几款护肤品,还买了新衣服和手表,作为给父母和小侄儿的新年礼物。”家住在大南门的张女士说道。
无商不成市,商圈作为重要的消费载体,是一座城市活力与魅力的“晴雨表”。
近年来,南明区结合贵阳“一核三中心多组团”(一核为阿哈湖创新绿核,三中心为南云中心、观白中心、贵清中心,多组团即高新、综保、乌当、双龙、花溪、经开等多个城镇组团),聚焦花果园、大南门、火车站等商圈,推动“一带两圈多点”的总体商业布局,即南明河滨河经济带,大南门、火车站两大特色核心消费圈和多点区域性商圈,全力推动消费新业态、新品牌提档升级,让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2024年,南明区在打造区域核心商圈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消费新业态、新品牌提档升级,先后实现方圆荟·海豚广场、梦之城、嗨乐街区和贵阳万象城等商业综合体(商业街)落地开业,推动消费市场热力持续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2月4日(大年初七),花果园、大南门、火车站三大商圈6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春节期间客流量累计超170万人次,销售额累计突破1亿元,多彩商圈为城市增添了活力与色彩。
家门口见缝插针建起来的口袋公园,保留了文脉的历史文化街区,“深夜食堂”转型升级成为文旅打卡新地标……一点一滴,见证着城市的变化,也增强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未来发展的信心,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画卷正在南明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