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乐昌的蓝莓却迎来了成熟季,以蓝莓产业为载体的乡村振兴“产学研”深度融合模式探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在位于长来镇安口村樟树王公园旁的蓝莓园种植基地,经过九个月的精心培育,迎来了首批蓝莓采摘,成熟后的蓝莓犹如蓝宝石,果型饱满、脆甜可口。
走进温室大棚内,看到株株蓝莓树生机盎然,嫩绿的枝头上果实青、蓝交辉,采摘人员忙碌地穿梭蓝莓丛间,把顶果采摘下来,不仅喜获首次丰收,还能去掉顶端优势,帮助养分回流促进全株果实加快成熟。“蓝莓有季节性,全国大量出产蓝莓的季节是四月底到五月。蓝莓果径在两厘米以上的目前市场批发单价超过100元。”基地负责人谭焕飞说。
据介绍,首批喜获丰收的大棚种植蓝莓面积约30亩,包括F125、F9、F6三个优质蓝莓品种,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在技术人员的细心培育下,产出的蓝莓果粒大、口感好,上市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因而更具有经济效益。“大棚种植蓝莓,它能起到一个控温控湿的效果,让蓝莓的种植管理更加精细化。在种植方面,我们还联合了广东省科学院,通过组培技术,还有扦插嫁接,选育适合乐昌当地的蓝莓种苗,在这边种植和推广。”谭焕飞说。
作为当地“百千万工程”代表项目之一,长来安口村蓝莓园种植基地试种成功,也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新的突破口。据介绍,该基地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万元,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万元经济收入,可带动周边村民20-30人就近就业。“未来,我们将以第一期为基础,再扩大蓝莓种植的面积,并借助长来镇安口村的文化底蕴,打造一个适合研学和采摘的园区。”谭焕飞说。
文、图|记者欧阳志强通讯员叶俊毅黎党强赵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