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鹤壁,交旅融合打造出特色旅游路,“风车天路”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在商丘夏邑,交邮协同培育出12个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特色产业+电子商务+联盟配送”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在开封兰考,农村公路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形成家居产业链,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河南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成绩亮眼,10年累计投资128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1.4万公里,99.3%的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7.9万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持续打造畅通便捷路、特色旅游路、平安放心路、便民幸福路、富民振兴路,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4.2万公里,新一轮农村公路“八项提升行动”全面开展。
“交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2023年以来,河南聚焦旅游资源多、聚集程度高的黄河、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一河三山”,加快建设“黄河古都”“太行云天”“生态伏牛”“红色大别”四大一号旅游公路,促进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路网连通提升,实现“快进慢游深体验”。
乡村野趣,随处可见交通人的巧思妙想,优化公路驿站、精雕观景平台、巧设慢行系统,7185公里旅游公路串珠成链,连通绿水青山,助力“行走河南”。河南省林州林石路、兰考兰赵线、鲁山环湖路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鹤壁“风车天路”频繁出现在省内外游客的目标打卡地列表中。
“交通+”融合了众多选项。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建设高质量邮政快递物流体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与中国邮政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133N”邮政快递枢纽体系;完善县乡村综合运输服务节点布局,全省53个县级客运站实现交邮融合转型,279条交邮联运班线常态化运营,日均代运快件超过12万件。
路衍经济兴村富民
“往年道路不畅,丹参一到收获季就愁销路,古马路升级改造后,许多收购商到田间地头收购丹参,我们的产品成了抢手货,今年准备扩大种植规模。”洛阳多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牛进伟高兴地说。
古马线位于洛阳市伊川县,连接起平等乡的万亩瓜蒌产业园和高山镇的丹参、红薯种植基地,2024年5月完成改造升级,打开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河南省统筹农村公路发展和城乡产业布局,推动农村公路和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高标准串联县乡主要产业和经济节点,着力推动延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有效助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形成了民权县“冷谷”、鄢陵县“花都”、睢县“鞋都”等一批县域产业标识。
济源市南山路串连29个村,带动了蔬菜制种产业集群发展,1.5万户农民直接受益。兰考县打造“以路带产、以路兴产”模式,形成了以6家上市公司为链长的家居产业链,吸纳就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11%左右,农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兰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