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

羊城派 2025-02-14 10:43:01

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揭牌成立。该中心将帮助学生在安全的模拟环境中掌握前沿技术,加速培养“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记者从仪式上了解到,在该中心,学生通过使用真实的医疗级器械,获得与临床手术一致的操作体验,在安全的模拟环境中掌握前沿技术,从而提升个人准备能力和自信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创院院长郑仲煊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领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微创腹腔镜技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我们拥抱变革的决心。

“医学院的使命是为大湾区乃至全球培养未来领先的医生。接触微创和机器人技术是外科手术的未来,这需要医学生在读书时就掌握技术,而不是在成为医生的时候再来学习。”郑仲煊说。

传统的医学培养模式下,学生直接与真实病患进行实践,然而,这种缺乏重复性的练习对技能发展造成了重大挑战。同时,机器人手术的陡峭学习曲线和高成本也带来了显著的挑战。

郑仲煊介绍,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从基础解剖学、腹腔镜技术到机器人手术的完整培训体系。“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推动了医学教育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培养‘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港中大医学院在外科实践领域专注于研究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并于2020年实现了世界上首例机器人辅助结肠内镜粘膜下剥离术。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表示,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港中大(深圳)医学院的教学与科研质量,助力培养更多杰出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于2021年8月正式成立,目前开设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五个本科专业,以及生物科学哲学硕士-博士、生物医学工程哲学硕士-博士、生物信息学理学硕士项目,将分阶段开设公共卫生、护理学、中医学等专业,最终计划在校生总规模超过6000人。

据悉,医学院校园选址在与大学校园毗邻的神仙湖畔,占地面积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5.8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5月15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计划于2026年12月竣工交付。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约59万平方米,规划3000张床位,预计于2025年底竣工交付。

文|记者朱嘉乐沈婷婷

图|学校提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