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下午,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率队深入部分企业、综合体、学校,专题调研并推进全市体育工作,强调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近年来,南通市持续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健身球场4000余个,扩大多层次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为实现体育强国梦贡献南通力量。
打造家门口的健身场地
近年来,南通市体育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全民健身设施建设水平,持续加大体育公园、“嵌入式”健身球场、健身步道建设力度,人均场地面积从4.23平方米提升至4.61平方米,增幅全省领先。截至今年1月份,全市共建有球类场地4017个,其中足球场560片,篮球场2991片。
2025年,南通市体育局全面实施“国球进公园”项目,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的健身设施,让国球运动更加贴近大众生活,进一步激发全民健身热情。作为该项目的落地成果之一,16张崭新的乒乓球台落户北翼玖玖体育综合体,让国球爱好者在家门口享受运动快乐。
“今年我们将新建60片市民健身球场,新增400张乒乓球桌,新购1500件健身器材。计划在崇川区、创新区、通州湾、开发区等地新建5个融合式体育公园,进一步打造全民健身新场景。”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表示。
图源:南通日报
除了健身场地的打造,南通市还积极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2024年,南通举办元旦千人迎新跑、春节“红红火火过大年”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妇女节登山活动、濠河国际龙舟邀请赛、国庆节国标舞大赛等赛事活动。全市举办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超1000场次,参与人群达数万人。2025年,南通举办迎新春体育健身基层行——2025年“体育走基层运动添欢乐”全民健身志愿活动,为居民带来健康生活的新理念。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南通素有“体育之乡”“世界冠军摇篮”的美誉。先后培养了24位世界冠军,共夺得109枚世界大赛金牌,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12月,南通成为全省唯一“国家奥运后备人才梯队”共建城市。
在2月9日落幕的巴塞罗那女子重剑世界杯团体赛中,中国女子重剑队摘得银牌。其中,来自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的击剑运动员施悦馨作为团队的一员,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广泛赞誉。“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体育人才招引工作,积极招引高水平体育教练员,为南通重点奥运项目选配领军型人才。”2月12日,南通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第一书记说。
图源:南通日报
通籍健儿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离不开南通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南通市加强市县两级体校建设,深化体教融合,大力招引高水平人才,持续擦亮“世界冠军摇篮”的金字招牌。
2024年,南通成立了体校联盟,与9所基层小学签订合作选材协议,与3所少体校联办共建。市少儿体校与崇川区16家幼儿园签订体幼共建协议,开展送教和送器材进园等活动。全市开展“一校一品”各类项目比赛近1000场次,5万多名师生参与。儿体校、运动学校获评“国家高水平训练基地”。
基于南通市在竞技体育方面的大力投入,6名南通健儿在世界和亚洲青年大赛中获得9枚金牌,在全国赛场上,共有25名南通健儿勇夺27枚全国大赛金牌……南通健儿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推动体育产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南通市积极为2500多家体育用品生产贸易型企业、赛事运营企业、健身场馆等提供服务,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体育用品生产、健身服务、体育休闲、竞赛表演为主的产业格局。
南通市积极为各类体育企业开展融资、用工、市场拓展等服务,2024年全年体育产业总规模473.66亿元,位居全省第四,体育产业增加值173.41亿元,比上年增长8.5%。江苏铁人、苗江体育、常州有迈等一批体育服务型企业落户南通,“国际马术赛事中心”项目落户南通经济开发区。体彩销售超25亿元,跻身全省第一方阵。
图源:南通体育
南通铁人是南通体育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拥有国家专利500余项。凭借技术优势,产品畅销美洲、欧洲等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让“南通制造”走向了世界。这是南通体育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此外,南通积极打造体育赛事品牌,让赛事流量成为产业增量。南通市积极举办“南通有请,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赛事,聚人气、促消费。先后承办国际沙滩排球赛、国际自行车赛、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中超足球联赛、CBA联赛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高水平赛事近150场,举办市级促消费赛事100余场,近百万人次参与。南通马拉松、“长三角”濠河龙舟赛现场观众达28.8万人,拉动消费2亿多元。
未来,南通市将坚持体育赛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坚持体育赛事在时间与空间上相融合,坚持体育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相融合,为南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文/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