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晋玉:回村画“钟馗”的研究生

身边24小时 2025-02-14 13:08:1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钟馗被誉为“判官”,是守护家宅平安的象征。在春节、端午等一些传统节日,很多人会在家中张贴钟馗画,祈求家人健康平安。在宿城区埠子镇古庄村,就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钟馗画。最近,村里走出的一位女研究生又回到家乡,要为传承这项老技艺出一份力,一起去听听她的故事。

2月12日上午,在古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美术老师臧晋玉带着母亲,一起教授村里的孩子们绘制臧氏钟馗画的技巧。一幅幅用朱砂点染过的钟馗画栩栩如生,画中人物怒目圆睁,胡须飞扬。

臧晋玉的母亲徐书平说:“钟馗是很威猛的形象,我们用手笔这样画上去,看出来怒发冲冠的(形象)。一方面首先这个胡须要把它立起来,而且这种眼神,看着大大的眼睛,能体现出他在气愤当中,这样代表一种正义感。”

臧晋玉说:“我觉得最难的地方就是他的动态是最难的,如果稍微把动态画错了,他整个歪歪扭扭的,反而没有这种力量感。”

古庄村的钟馗画历史可追溯至200多年前的清代。每逢过年和端午,村民们都会拿着钟馗画去集市售卖,周边乡镇的村民也会纷纷购买,张贴在家中祈福保平安。

古庄村老人臧家年说:“从1958年就开始画这个了,为了去赚两个钱来家养生活的。具体(手艺)是从灵璧那边传过来的,那时候有将近60家画这个,像我们这一辈人在那时候都会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村里坚持画钟馗画的人越来越少,这一技艺也一直未被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古庄村出生的臧晋玉,自小受到母亲画钟馗画的艺术熏陶,大学期间开始走访村里会画钟馗画的老艺人和村民,深入了解、学习这一传统技艺。

臧晋玉说:“我看这张画,已经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画的时间比较久,跟我学习的一些版本,有细微出入,所以我想参考一下,整合一下。”

宿城区埠子镇古庄村党支部书记臧令年说:“臧晋玉提出来对文化进行传承,觉得非常好,年龄大的人没有这种意识,年轻人提出来保存传承下去是好事。”

研究生毕业后,臧晋玉在宿迁市苏州外国语实验学校教美术,并肩负起古庄村臧氏钟馗画技艺的传承重任,并且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臧晋玉说:“比如说我增加了一些金色,金色在大家的眼里面是比较有神圣感觉,所以加了一些金色的花纹,纹样,以及金帽子。我特意将钟馗的手举起来,形成一个人物动态比较明显,视觉冲击力更强的一个形象特征。”

作为一名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臧晋玉希望为这一技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臧晋玉说:“(钟馗画)面临着逐渐失传的风险,我有义务有责任把它保留下来,这样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项具有艺术特色的文化。”

我们也希望在臧晋玉的努力下,这项优秀的技艺能够得到有效传承,让更多人领略到我们宿迁地方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