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挪威人很喜欢吃沙丁鱼,活着的沙丁鱼总能卖个好价钱。
但在运输过程中,渔民们却遇到一个问题。这些小家伙生性懒惰,捕捞上来后,狭小鱼槽里的氧气越来越少,不少沙丁鱼开始有气无力,甚至死亡。
后来,渔民们就想出办法,在鱼槽里放进几条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一进鱼槽就四处游动。沙丁鱼们瞬间被吓得惊慌失措,为了躲避天敌,它们一改慵懒,拼命加速游动。神奇的是,随着沙丁鱼游动,鱼槽里的水被搅动,氧气变得充足,沙丁鱼群恢复了生机。
这样一来,当渔船抵达港口时,多数沙丁鱼仍然活蹦乱跳。
正是鲶鱼的出现,激活了沙丁鱼的求生能力,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鲶鱼效应”。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被视为搅动全球AI格局的一条鲶鱼。
01
先是在海外科技股中引发了“海啸”级别的调整。
因为DeepSeek的开发成本相当低,大约只需要600万美元,而大型科技公司开发类似产品往往要投入1亿美元甚至更多。不仅如此,DeepSeek所采用的计算机芯片并非全球最快的,并且其软件运行所需的电量也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多。
这个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一发布,立刻引发了美国科技股的抛售,英伟达的市值在一天之内就蒸发了6000亿美元。
紧接着,酝酿了一个春节之后,A股的DeepSeek行情直接开挂。
上周,德意志银行的一篇研报刷屏了,他们把DeepSeek的崛起,和苏联1957年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相提并论,标题就叫做《中国的,而不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这个评价,直接点燃了中国科技股全面的AI自信。
2月5日以来,DeepSeek指数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录得大涨,经过昨天的小幅调整,该指数蛇年以来累计涨幅仍然达到42.96%。(数据
02
DeepSeek这条鲶鱼,也激发了全球科技公司的“求生欲望”。
就在昨天,百度官微宣布,文心一言将在4月1日零时起全面免费开放。
而当天凌晨,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Altman)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免费用户可无限制使用基础版GPT-5。
不仅如此,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期间,萨姆·奥特曼向媒体表态:“希望与中国合作。”要知道,这可是OpenAI在采取收紧措施近八个月后,首次做出的180度大转变!
而在阿联酋迪拜2月13日举办的WorldGovernmentsSummit2025峰会上,阿里巴巴的蔡崇信也回应传闻,确认阿里与苹果合作。此前有报道称,阿里巴巴正与苹果合作,将先进的人工智能功能集成到在中国销售的iPhone中。
这些科技公司“火力全开”,背后恰恰是由于DeepSeek的“刺激作用”。
03
DeepSeek引爆的热点还在持续扩散。
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接入DeepSeek”。
这种场景,经历过2013年“互联网+”行情的老股民们是否觉得有些似曾相似?
当时,科技股掀起了一波行情,率先上涨的是电子这类上游硬件股票。
可没多久,下游应用越来越多,开始落地了。行情就慢慢往“互联网+”的方向转变。从社交、电商、游戏,到金融、教育、医疗,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深入,把行情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当时那波行情中,除了TMT中下游产业链赚得盆满钵满,物流、零售、医疗、机械这些传统领域,也冒出了很多牛股。科技股引爆了整个市场的牛市行情。
兴证策略团队认为,与“互联网+”类似,AI作为一项通用技术,未来也将加速赋能各个行业,随着AI应用“多点开花”,也或将推动行情向更多“AI+”的领域延伸扩散。
04
不过,连续大涨之后,昨天市场也出现了调整。
DeepSeek题材冲高回落,TMT行业全线回调。
调整其实也在预期之中,连续大涨之后,短线波动不可避免,重要的是趋势是否还在?
招商证券表示,预计AI行情将从“宽、大”(各分支普涨)向“细、深”(真正具备价值增量的环节)转变,整体呈“收敛”态势,市场对业绩能见度较高的环节开始充分定价,市场在AI方向的交易或将从“场景交易”向“商业模式交易”过渡。总体来看,今年2~3月,可能仍然是经典的做多A股的时间窗口。
也就是说,虽然市场短期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但是AI主导的科技股预计仍然会是今年很强的投资主线。
外资也都在积极唱多中国科技股。
摩根大通直接喊话:“未来几个月亚洲将迎来机会之窗,中国将再次出现战术性反弹,推动股价上涨。”
他们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占据了更强大的地位。人工智能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加上估值相对较低,这些因素相结合,使得中国科技股具有潜在的优异表现。”
摩根士丹利也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有限关注后,全球投资者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价值。”“鉴于全球投资者的持仓较少,我们预计这种势头将在短期内持续下去。”
瑞银证券复盘了4G、5G和云计算时代的经验后表示,“现在似乎还不到DeepSeek推动的反弹的一半”,他们指出,充足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利率应该有助于人工智能相关股票进一步重新估值。
05
对于很多节前没有持仓的小伙伴来说,短期的调整反而可能会提供一次更舒服的上车时机。
在布局方向上,借鉴2013年“互联网+”的投资经验,当时那波科技股引发的大牛市中,创业板一直处于市场的C位。而在当前的AI行情中,科创板或许会是另一位新时代的主角。
科创板诞生于2019年,定位“硬科技”,对标纳斯达克,目标是助力A股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
这几年,科创板发展迅猛,已成为A股市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924”以来的反弹行情中,科创板更是一路领涨,势头像极了当年的创业板。
创业板是在2009年开板,在6年后(2015年)成为了牛市主角,科创板今年也要奔6,从“924”以来反弹的表现和资金热度来看,科创板或许很可能接过接力棒,成为A股新一轮行情的主角!
布局科创板,最近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将在2月17日(下周一)正式发行的科创综指相关ETF,包括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3)等产品。
这只指数有什么特点呢?
1⃣够全面
科创综指的样本涵盖了科创板里所有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股票,并且,作为一只“全收益指数”,在计算指数收益的时候,还会把这些公司的分红算进去,能全面反映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加上分红收益后的整体表现。
这样一来,指数涵盖的行业也相当全面,囊括了科创板全部17个申万一级行业以及46个申万二级行业中的44个,行业覆盖度较高。
同时,科创综指的行业分布相对较为均衡,第一大权重行业占比约45%,前三大权重行业合计占比约70%,集中度低于科创板50和科创100指数。
2⃣够科技
作为科创板的最强代表,科创综指也是科技感十足。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指数全部成份股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权重达58%。此外,指数成份股研发支出较高,2023年平均研发费用率超过10%。
同时,科创综指助力把握早期科技创新投资机遇。具体来看,科创综指样本市值平均数约110亿元,市值50亿以下的个股数量占比约50%,市值风格偏向中小盘,可与科创板50等指数形成互补,助力投资者布局科技创新企业早期发展机遇。
另外,费用也会对我们的整体投资结果也会产生影响,选择费用低的基金总是好的。
易方达基金旗下的A股规模指数ETF都实行0.15%/年的低管理费率,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3)等也不例外,帮助投资者低成本布局“硬科技”机遇。
(转自:财商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