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的美食,南方人居然做得这么花?

食上百位 2024-08-06 09:11:07

来源:地道风物

南方人吃牛肉有多讲究,

北方人想不到

在北方人眼里,南方人吃牛总是显得格外“奇怪”。这种奇怪体现在各种方面——

在部位上,四川的红烧牛头方、贵州的牛瘪火锅、云南的拌牛皮,还有重庆火锅里的牛肚、牛骨髓、黄喉、鞭花,南方人对牛的开发,让有着“大口吃牛肉”原教旨主义的北方人满头问号。

毛肚火锅,川渝人民的最爱。

摄影/花花,图//图虫·创意

因为肉牛品种的不同及吃牛部位的多样,南方人也更擅长在牛肉的调味上多做工夫:贵州的酸汤牛肉、广西的酸笋牛肉,强劲的酸味让鲜醇的牛肉多了爽快、刺激之感;川渝的灯影牛肉丝、水煮牛肉,麻辣“轩”香是他们对美食一生的追求;加了咖喱、沙茶等香料的泉州牛排、广州牛腩煲,让牛肉多了一重异域风情;还有风靡中国的潮汕牛肉锅,鲜美的锅底配上沙茶酱的甜香,这种调味上的克制,是南方人做牛肉的大道至简......

南方拥有各种风格、滋味的牛肉料理。

摄影/吴学文

甚至还有略显“黑暗”的贵州牛瘪、云南撒撇,都是“你好奇怪但我好爱”的代表……南方这些神奇的牛肉做法,大多由自家“限定好牛”而源起——广西一带的水牛、山区的黄牛和西南省份藏区的牦牛。南方牛肉的精彩,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咖喱、沙茶、酸笋、湿辣,

华南人的烹饪实力,在牛肉身上显尽

说起南方较有代表性的牛肉美食,多数人第一个想到的,大概会是开遍全国的潮汕牛肉火锅——选取牛身上最精华的十几个部位,再根据口感,以秒为单位定制每一个部位的涮煮时间,若是在北方为文惠君解牛的庖丁在世,也会惊叹于潮汕人对牛理解的深入。

潮汕牛肉火锅,南方人拆解牛肉的最高境界。

摄影/纪鑫达

但如果真的去过潮汕吃牛肉,你则会发现潮汕牛肉锅的真正魅力,在于极为克制的调味,牛肉锅的汤底不麻不辣,大多是牛骨汤,甚至是只用清水加葱姜,这种调味的克制,是广东人对食材“因材施教”的烹饪智慧。不只潮汕牛肉锅,华南地区一直被誉为中国最会吃的地方之一,在这里还有更多你意想不到的牛肉滋味。

每一粒潮汕牛肉丸,都要经过千百次的认真捶打。

摄影/纪鑫达

首先让我们望向广西,由于气候和物产的特殊,广西本地的食材和调味风格十分多变,与牛肉结合起来,更是让人惊叹牛肉原来能容得下这么多种味道。酸笋是广西一带人们餐桌上的必需品,它的脆爽和牛肉的鲜嫩相结合,可以称得上是华南下饭第一菜。在“水果天堂”广西,把水果加入牛肉菜品也是习以为常,特别是腌制后的酸杨桃和牛肉同炒,酸爽开胃,水果的清香和牛肉的弹韧结合,独具广西风味。

酸笋炒牛肉,酸香结合的美味。

图/隔壁娟子

同样是酸味,海南人在汤底加入酒糟发酵产生的糟粕醋,牛肉、海鲜与糟粕醋一起在锅中缠绵翻腾,酸中带甜,甜里又夹杂着酒香,令吃清蒸海鲜吃到麻木的味蕾渐渐复苏。华南人吃牛肉,当然也少不了沙茶酱。加了沙茶酱的广东牛腩煲、牛杂煲混合者牛油的香气,汤底粘稠散发浓香,显得十分醇厚。还有近年大火的泉州牛排,不同于西餐牛排是牛脊或牛肋上的整块精肉,泉州的牛排指的是牛肋骨排,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秘密汤底,但大多都加入了沙茶和咖喱作为调味,沙茶增加甜醇感、咖喱提供香辛,让牛肉在这种“异域风味”中碰撞出奇异的香味。

加入沙茶酱的牛杂煲,鲜香醇厚。

摄影/吴学文

华南人虽爱牛,但这片土地并不是中国牛肉主产地。以广东为例,这里一年的肉牛消耗量达到了200万头,而一年的肉牛产量却只有35.6万头。那他们吃的牛肉都从哪里来?让我们望向西南,大山中的黄牛给了人们答案。

牛瘪、骨髓、肺片、黄喉......

西南人吃牛肉,到底有多奇?

西南有什么好牛?文山黄牛、关岭黄牛、思南黄牛、安龙黄牛、桐梓黄牛、黄平黄牛,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招牌。这些肉质鲜美的牛分布在西南各地,但它们都有一个特点:以黄牛为主,黄牛每日在山林中奔跑,肌肉健壮,相比北方牛的肥美,西南的黄牛肉还有明显的紧实劲道之味。

黄牛,生长在大山中的美味。

摄影/吴学文

养育出这么多优质黄牛,西南人是如何把他们“消化”的呢?他们的想象力可能更加天马行空,首当其冲的,要数贵州山中的牛瘪。牛瘪,其实是牛胃中未完全消化的草料和汁液,因为原料的特殊,他被许多人所“拒绝尝试”。但一旦试过,就会发现这种奇妙的食物混合了草的清新、胆汁的甘苦和发酵的醇厚,用美味来形容过于单调,用独特来描述,则刚刚好。

牛瘪火锅,许多人印象中的“黑暗料理”。

摄影/吴学文

牛瘪这种特殊的吃牛的方式,是贵州人民千百年间的生存智慧,而这种相似的生存智慧,在整片西南之地贯穿始终。在云南,碎肉加苦肠水的牛撒撇与贵州牛瘪并称牛肉“黑暗料理”两大奇葩,但是爱上了就真的离不开了;在四川自贡,这个因盐而生之地,就有如今川渝人最爱的零食灯影牛肉,在清代,盐工们会把牛肉片成薄片,放在熬盐的灶上烤干,口感劲道,以利储存,最后,发展成了今天的灯影牛肉。

灯影牛肉丝,薄得可以透过灯影。

摄影/樊小喆,图/图虫·创意

但对于川渝人来说,吃牛肉的趣味不仅仅在于肉,还在于“牛下水”。比如在川渝火锅中,“牛下水”就是独一档的“头牌”,甚至其发源都因这各色牛内脏而起。在清末的重庆码头,长江上跑船的船工需要便宜下饭的美味来补充体力,牛下水廉价且口感脆爽,麻辣锅底也刚好能掩盖其腥味,正符合船工们的需求。

而到了如今,牛依然是川渝火锅中的灵魂,毛肚、千层肚、肺片、黄喉(心血管)、骨髓、蹄筋,一个个部位被拆分得极为细致。这种靠调味让食材焕发“第二春”的神奇,西南人在餐桌上已经早向全国证明了。

口感脆爽的黄喉,川渝火锅中的必点菜。

图/视觉中国

吃牛早已变成西南人餐桌上的常事,根据2022年的数据,云南、四川、贵州已经成为南方牛肉产量前三的省份,西南人吃牛爱下水,但也不仅仅限于下水,贵州花溪牛肉粉、重庆牛肉面,各种粉面都少不了牛肉的调味;云南的大酥牛肉面、酸菜牛肉火锅,贵州的酸汤牛肉、干锅牛肉,让人们也可以纵享牛肉自由。

襄阳牛肉面、小炒黄牛肉、牛三鲜......

中国最火的牛肉料理,在华中

潮汕牛肉、川渝火锅都早就声名在外,但若要问南方人的牛肉菜品哪个“普及率”更高,开遍全国的湘味小炒黄牛肉当仁不让。

小炒黄牛肉,湘菜中的下饭神菜。

图/视觉中国

这道看似青椒炒牛肉的湘菜代表,却很少人能在家里复刻出来。因为在湘菜馆里,一道小炒黄牛肉从油、辣椒、香料、火候和备肉,都是关键。茶油爆炒,牛肉不用生粉上浆,加上本地辣而不燥的辣椒和香而不咸的豆豉,这道小炒黄牛肉才算正宗。

相较于湘菜对牛肉的爆炒,湖北人更喜欢把牛肉加在面条、米粉之中,襄阳牛肉面便是其中集大成者之一:上面是一层厚厚的牛油、辣油,下面是清爽的豆芽和香醇的牛肉汤底,牛肉放在瓦罐里慢炖,口感既不会太干硬,也不会太软烂。牛油和辣油一个香醇,一个辛辣,两者相辅相成,让一碗牛肉面风味层次十足。

襄阳牛肉面,香辣醇香。

摄影/Elliot朱,图//图虫·创意

在湖北,与襄阳牛肉面同一种风格的还有公安县的牛三鲜火锅,牛肉炒过之后再喂上各种香料一起炖煮,口感兼具紧实和软烂,肉香糅合着豆瓣和辣椒香,更显牛肉美味。

还有华东地区,江苏盐城人餐桌上的白菜烧牛肉和南通的拉各斯炒牛肉,同样是本地人最爱的家常菜;浙江的温岭牛肉干作为可以随身携带的零食,抚慰了温岭人的思想之情;以及浙江兰溪那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浇头一碗一炒,是当地人清晨的日常幸福。

中国南方,虽然不是牛肉主产地,但在吃牛这件事上,认真且充满想象,日常中透露着精致。

在吃牛肉这件事上,南方人早已实现了弯道超车。

摄影/纪鑫达

文字编辑 | 姜姜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文章首图 | 李艺爽封图 | 吴学文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