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俯瞰东兴大地,工业经济欣欣向荣。磷酸铁智能化生产车间助力“融通高科”产品行业领先,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项目等8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建成投产,融通、澳彩等企业产能逐步释放。
2025年,内江市东兴区以提质升级先进制造业为总目标,以“智改数转”推动规模以上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完善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工业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智改数转”塑造竞争新优势
“我们的窑炉是最先进的,产能是最大的,已实现生产全自动化,工人主要是辅助处理突发问题。”在内江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投料、预混、干燥喷雾、高温烧结、粉碎、筛分、除磁……各类机器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
得益于提前布局、谋划实施“智改数转”,“融通高科”建设了先进的磷酸铁智能化生产车间。该车间以全自动生产线为主体,信息化系统为大脑,工业互联网为神经,自动化物流系统为血液,将各功能区域系统衔接、高效融合,助力企业生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能领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当前,“融通高科”已成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主流配套供应商,在储能电池领域和二线动力电池企业中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智改数转”也让老牌制造业企业再沐春风。在东兴区老牌制造业企业四川新明塑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智改数转”让产品生产更加智能化。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数字化平台终端,就能从实时数据图上查看产量分析、在制工序数、派工单执行情况等车间生产情况。
据该公司总经理杨建勇介绍,新明塑业通过淘汰低效设备,对关键重点工序设备实施数字化设备迭代升级,实施标准作业,引入业务财务一体化协同平台,进行智转数改,取得了初步成果。生产过程计划响应速度提升了20%,生产异常处理时间减少了30%,库存周转率提升了15%,运营成本降低了近20%,年产值提升了近15%,净利润率上升了近30%。
“去年,东兴区成功实施工业企业改造提升项目12个,帮助指导企业争取‘智改数转’‘提升改造’等省级专项资金超5000万元,我区先进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推进“数实融合”、智能化技改、让设备“联”上工业互联网……如今,在内江市东兴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以“智改数转”塑造竞争新优势。“智改数转”已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在田家镇,东兴食品加工集中区项目正火热建设中。该项目是东兴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食品加工产业蓬勃发展的有力支撑,为内江打造“中国甜食之都”注入着新动能。
据悉,项目占地面积220余亩,新建标准厂房约16.5万平方米,包括A-D共4个地块、3条城市支路、7处环境边坡,涵盖农副产品加工、食品饮料、休闲食品等多个版块。
“为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我们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细化任务分工,同时调配充足的人力、物力,为项目推进提供坚实保障。目前,项目已完成土方作业,预应力管桩施工,其中A地块主体完工,装饰装修及安装工程完成约90%,D地块主体结构年前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争取今年年底项目建设完成。”项目负责人介绍。
项目全面建成后,将有效推动东兴区食品产业形成“集中加工、统一监管、质量检验、市场准入”的闭环式集约化管理,使食品加工从原料到成品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保障,预计可实现工业产值8亿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
食品加工业飞速发展,新材料制造业新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在青岛正望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制造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不绝于耳,工人们正铆足干劲抢抓工期。该项目落地意味着东兴区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4年2月签约的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计划新建4条新能源等静压石墨制品生产线,形成年生产2.5万吨石墨坩埚、0.5万吨碳化硅石墨坩埚、2万吨大规模石墨电极和1万吨特种石墨新材料的规模。项目产品主要用于金属材料的熔融和冶炼、正负极材料的碳化烧结,可作为光伏半导体散热装置。
“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在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东兴区将投资48.80亿元,新开工产业类项目10个,助力加快构建完善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产业体系,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建企业产能逐步释放
澳彩(内江)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是东兴区为引导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聚集发展而引进的先进制造业项目之一。开年来,该企业生产车间10余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将成品色母进行包装,一袋袋产品整齐排列,等待发往重庆、四川、西安、山东等全国各地。
“我们在开年以后,优化了生产的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项目一期已全部投产。生产线都是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订单量也非常充足,大家的干劲都非常足,我们力争尽快完成首季的生产目标。”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经理艾亮说。
澳彩(内江)新型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由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基地主要依托中石油、中石化的塑料原料,以及杜邦、巴斯夫等的助剂与颜料,致力于研发与生产新型管道专用料、新能源车专用料、5G通信天线专用料、电器笔电改性专用料等。其年产能达8.5万吨,预计产值9.2亿元,营业收入可达10亿元,已累计解决就业300人以上,为东兴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紧随其后,晶华胶粘新材料西南生产基地项目也于2024年年底竣工投产,为东兴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注入了新动能。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形成年产4亿平方米新型胶粘材料、2.5万吨高性能可降解纸基新材料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汽车制造及美容、电子电气制造、新能源电池制造、大交通、航空航天等国计民生领域。
如今的东兴大地上,处处迸发着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一个个拔地而起的重大项目、一家家竣工投产的实体产业,为全区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东兴区将从改造升级传统制造业、巩固提升优势制造业、持续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三方面发力,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提质升级先进制造业。2025年,东兴区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以上,开工标准厂房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东兴区经信和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谭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