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杭州打铁关那棵500年枯樟树的故事有新篇了

钱江晚报 2025-02-14 17:54:08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章卉

今日(2月14日),有网友给潮新闻爆料:“路过打铁关,发现你们报道过的枯樟树旁立了一块新牌子。”

树在东新路上,苏荷汇门口,傲然挺立。刚过立春,乍暖还寒,枯樟树上的凌霄花还没动静,不时有路人驻足在看碑文。

记者走近一看,新碑悬挂在枯樟树的绿化保护带围挡上,长两米,高0.5米。黑色大理石碑面上,烫金的大字“原杭州笕桥机场航空标识树”十分醒目。

杭州一棵500年老樟树火了攀援的凌霄花下,它曾是航空标识树

“我就是藤司令”打铁关那棵500年枯樟树的故事,后续来了

“是的,今天上午我们在现场,十点的时候,牌子刚刚安装好。”为保护这棵枯樟树立下汗马功劳,为杭州种下十万株凌霄花,人称“藤司令”的金德意朗声应道。

为何护绿志愿者在2025年的新春为枯木逢春的枯樟树再立新碑?

这件事的促成者来自一老一少。

老者是杭州市历史学会顾问、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理事丁云川。去年夏天,年过八旬的丁云川给报社投稿,《“枯木逢春”,原是航空标识树》一文刊发后,激起反响。之后,丁老先生还带着电视台记者去打铁关回访了这棵枯樟树。

“为枯樟树立碑是一件大好事,不致枯树随意毁弃。但读罢碑文,感到有些不足。其一,没有标明枯樟树的前生;其二,由于立碑人不知枯樟曾是航空标识树,故碑中只字未提。”丁老的这个遗憾,金德意一直记在心中,“如果不是文史专家考证,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棵树这么有意义。”

促使护绿志愿者们把新碑立起来的动力,还来自杭州的孩子们。

“我有次去刀茅巷小学,被学生们团团围住。他们问我‘枯木逢春’是怎么回事情。我就给他们讲了2005年的时候,这棵树还是光秃秃的。我带了几个护绿志愿,种了一些绿藤,让它爬在这棵枯樟树上。两年以后,这棵树就爬满了(绿藤)。枯树的凌霄花从每年五月份开花,一直到开到国庆节后,只要霜降不到,它依然绽放。”金德意说。

早期爬满绿藤的枯樟树。受访者供图。

金德意告诉记者,今天来安装新碑,他被居民认出来了:“这棵树是大家一起保护下来的,如果有功,这是集体的,要感谢当地居民,感谢社区支持,更要感谢杭州市民。”

杭州文晖街道和平苑社区书记姚亚琴说,“前阵子三位老先生到社区来写了份材料,说要给枯樟树再立块碑,要社区支持盖章。我肯定支持。今天他们来装上了这块牌子。我们都去看了,去见证了这个历史时刻。这也是打铁关村民的一个见证,一个标杆。”

新碑的铭文、书法皆由护绿使者“枯木逢春”保护小组成员之一的郭自力撰写。

郭自历也是老杭州,60后。他为了传承好“航空标识树”这个故事作了精心设计,书写时标题选了隶书,比较庄重,铭文则用行书。一气呵成写完,他自己也很满意。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这棵枯樟树的内容比较丰富,历史人文的内涵比较深,我们书写新碑文的时候就想把它和抗战结合起来,凸显它的历史意义。之前‘枯木逢春’强调的是自然保护美化的理念,新碑强调的是人文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从形式到内在都要庄重。一新一老两块碑,交相呼应。”郭自历阐述了他的创作心得。

刚刚,就在记者截稿前,从外面办事回来的社区书记姚亚琴发来了她拍的留念照:“要佩服三个老爷爷,有位爷爷都90多岁了,还在帮忙,很上心。我们的市民真的是太好了。”

受访者供图。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