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丽娜通讯员尹丹琼
春节假期结束,“神兽们”终于回笼,家长原以为能松口气,可实际情况是,开学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这段日子,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科门诊排起长队,满脸无奈的家长们正相互讨论着,总体情况基本类似,有的是“发脾气不愿去学校”;有的是一提到“上学”两字,就浑身难受、寝食难安,但生理相关检测却显示并无问题。
十岁男孩小俊(化名)的情况便十分典型:约从一周前开始,读小学四年级的他就陷入开学焦虑,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昨天是开学第一天,小俊便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捣蛋”的情况,班主任反复提醒他好多次,这才短暂“消停”了。
谁知到了下午,小俊又突然喊发烧头疼,家长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可做了全面检查,也并没发现任何感染情况。结合儿子最近的各种奇特表现,小俊父母这才带着他找到朱华平主任医师求助。
朱华平了解情况后,先让小俊家长出去走走。在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后,朱华平能明显感到小俊对学习的“厌恶”,但也从其中了解他的孤独与无奈。
原来,小俊在刚读小学时,成绩一直处于班级中上游,可到了三年级开始,他的各科分数都出现了明显下滑。起初,家长只是单纯认为孩子上课开小差,没认真学。
“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可父母总说我不认真,一天到晚就想着玩。”自尊心受挫的小俊说着说着就哭了,渐渐地,压力倍增的他甚至觉得学习是“惩罚”,但凡踏入学校,就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
其实,最近像小俊这样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并不少。
“其最为的常见表现为焦虑、睡眠障碍、回避社交、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等,有的甚至还会出现行为失调。”朱华平分析,这与假期生活不规律,身心懈怠有一定关系,“尤其是那些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而家长期望却很高的孩子,更易出现厌学焦虑。”长此以往,自会引起连锁反应。
若你家孩子也存在类似情况,该如何调整?心理医生也给广大家长分享几个实用建议。
“新学期伊始,要与孩子做好充分沟通,不能只盯着成绩看,更不要因一次考试不理想就责骂或否定孩子。”朱华平提到,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可趁着周末休息时,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若孩子持续存在无法改善的厌学情绪,请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