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记者伍曼娜2月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简称S.M.A.R.T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致力于推动前沿研究与医疗教育及健康领域的深度融合,为培养“AI+医学”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从传统的开放手术到微创技术,再到机器人辅助手术,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我们拥抱变革的决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院长郑仲煊教授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领域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将为医学院学子们打造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医学人才,促进“医学+AI(人工智能)”持续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赵伟仁教授指出,近年来,港中大医学院在外科实践领域亦专注于研究内窥镜手术机器人,并于2020年实现了世界上首例机器人辅助结肠内镜粘膜下剥离术。赵伟仁相信,外科微创人工智能机器人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港中大(深圳)医学院的教学与科研质量,助力培养更多杰出的医学人才,推动医学科学发展。
2月13日下午,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医学论坛举办。该论坛旨在强调将人工智能和高阶技术融入医学领域,现场云集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学教育等主题。
据介绍,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持续进步已经彻底改变了外科手术领域,大大提高了医疗程序的精确性和创新性。尤其是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机器人手术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不仅改变了复杂手术的实施方式,也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从传统开放式手术到微创腹腔镜技术,再到最终的机器人手术,这一演变为该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中心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使未来的医生能够在校园内接触到最前沿的医学技术。该中心也会为学生在早期培训阶段提供直接接触尖端工具的机会,助力他们在真实场景中实现成长,具备“智能妙手,仁心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