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患者做超声检查。
哈医大一院急诊急救中心。
□本报记者周姿杉
我省“以人民为中心”的医疗发展理念正化为一系列暖心举措,推动发展成果切实惠及民众,持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2024年,我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优化,便民利民措施落到实处。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显示:黑龙江省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综合评价实现大跨越,从全国第17名跃升至第10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等14项关键指标中,4项排名更是强势登顶全国第1。
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哈医大一院迎来就诊高峰,单日两院区门急诊患者破万,全体医护迅速响应,优化流程、增派力量,全力保障百姓就医。在优化就诊流程方面,医院为急诊室调配更多医护人员,增设临时床位,增加神经内科、消化内科急诊诊室。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行分时段预约,设置自助设备并支持医保移动支付,利用互联网医院分流患者。
新年伊始,哈医大二院推出多项暖心举措。门诊导诊与分诊台工作人员高峰时站立服务,用微笑和专业为患者贴心指引。考虑天气原因,该院在每层楼设置直饮机为患者提供热水。针对老人智能设备使用不便,该院设立一站式助老服务台,提供挂号、轮椅、转运车服务。作为亚冬会定点救治医院,该院成立保障小组,开设专用诊区与绿色通道,全力守护健康。
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方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多项重点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全省71个县(市、区)成功组建108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极大促进了医疗资源整合。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9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服务能力标准,位居全国第3。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完善,2024年全人群签约率达62.83%,重点人群签约率更是高达87.19%,让居民享受到更贴心的健康管理。同时,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效初显,全省43家三级医院派驻568人次到县级医院,县级医院选派1156名医师深入基层帮扶,提升了基层诊疗水平,将优质医疗资源高效输送至基层每一个角落,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省全力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打造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5大资源共享中心,推动乡镇卫生院医学影像中心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让基层医疗服务更加精准高效。着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升级,重点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全面开展中医、口腔、老年、慢性病、急诊急救、药学等多元化服务,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健全三级医院长期帮扶机制,构建常态化巡回医疗体系,推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向县级医院倾斜,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落地生根。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编运行,科学制订人员补充计划,加大医学人才招聘力度,全方位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短板,为全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