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高校首创“微短剧专业”4天拍30集,学生“玩儿”嗨了

大象新闻 2025-04-20 00:21:05

短剧爆火,可是短剧市场却在遭遇“用人荒”。郑州一所高校顺应市场培养人才,率先开设了超火的新专业方向——微短剧!简直不要太酷炫!

在红旗渠畔的悬崖边,一群大一学生正经历着职业生涯的“第一课”。“以前以为拍戏一条过,现在才知道要分镜头、调度场景。”大一学生赵晨茜担任制片助理,负责协调剧组突发状况。她直言,剧组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

摄影组学生王豪杰跟着行业摄影师当起摄像助理,“导演想要全景,但悬崖狭窄到容不下三台摄像机。我们只能一高一低架设机位,用镜头语言传递紧迫感。”

4天拍摄30集,拍短剧可是时间紧任务重啊!剧务兼剧照组的张乐笑着说,“第一天熬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起个早晨五点,午饭推迟三小时。”

说起高校开设短剧专业,先得跟大家说说河南短剧市场的现状。据河南省高校影视教育协会秘书长张永强透露,现在的短剧市场异常火爆,但同时也陷入了“用人荒”。女一号、男一号日薪可以达到1万多元,普通演员日薪几百到上千,就连摄影助理、灯光助理日薪能达到400元。就是这样的薪资水平,也往往人才难求!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随着郑州发力“微短剧之都”,叠加河南省文旅厅推出“跟着微短剧游河南”计划,本土头部公司产量激增,短剧人员的需求也跟着水涨船高。张永强说,短剧人才目前缺口极大,从编剧、拍摄到后期制作,行业急需专业人才。“郑州市微短剧行业体量大,但人才多从其他行业半路出家,我们调研发现,编剧、摄影、表演等环节都缺人。”

正是敏锐地觉察到这一市场需求,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在2024年经过可行性调研,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下开设“微短剧方向班”,成为河南首批聚焦短剧产业的高校之一。以往的传统影视教育难以匹配工业化生产节奏。张永强直言:“学生在校学习缺乏专业实践机会。”为此,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引入“产教融合”模式:与头部短剧公司共建项目制教学,行业导师带真实项目进课堂,师生全员进组实战。虽然微短剧方向开设才第一年,学生们就已经有机会参与到短剧的真实拍摄和制作全流程的岗位实践。今年4月,校企共建、师生共创,完成了一部微短剧从编剧到制片、从摄影到剪辑的全流程实践。目前,学院师生共创的《红旗渠之相逢盛世》正在后期制作中,计划上线测试并在微短剧平台推出。

“河南短剧市场缺人,缺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整个产业链的人才。”正如张永强所言,我们需要的是整个产业链的人才,相信接下来在校企合作下,会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对口进入正在蓬勃发展的短剧行业大展身手。

来源 | 大象新闻记者 王海妹 陈婧如(实习)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主编 | 彭丹 编辑 | 杜卉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