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专家建议合并感染儿童进行专门护理

新京报 2025-02-15 15:29:44

2月13日晚,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的最新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当前呼吸道传染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随着寒假开学,托幼机构、学校等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应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

自今年1月起,在中国疾控中心的监测周报中,呼吸道合胞病毒0-4岁病例的阳性率连续4周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第5周呈高位平台波动,第6周阳性率持续下降,但在南方省份和北方省份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依然占据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前三位,且已经连续6周占据0-4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病原体的前三位。

如何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属于肺炎病毒科正肺病毒属,是导致5岁以下儿童以及老年人群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高峰。正值初春,该如何防范?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如经污染的手或物体表面接触传播。”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李霞介绍,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涕、打喷嚏、鼻塞、咽痛、干咳、发热等;少部分可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为高热、剧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累及身体其他系统,甚至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李霞指出,婴幼儿、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为高危人群。目前,国内尚无批准使用的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和特异性药物,但已获批上市的合胞病毒长效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简称RSV单抗注射液),可提供特异性被动免疫防护,预防新生儿和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流行季节(当年11月-次年4月)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其注射后可以把合胞病毒抗体直接“输送”给宝宝,快速获得对合胞病毒的抵抗力。

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后不能形成永久免疫,之后还可能多次感染。预防该病毒,中国疾控中心指出,可以通过加强个人防护来有效预防,如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遵守呼吸卫生礼仪;在任何场所均应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不用手触碰口、鼻;在儿童医院等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好儿童个人防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合并感染儿童应进行专门护理

在婴幼儿人群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模式以及相关的疾病负担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

最近,浙江省疾控中心传防所主任刘社兰带领团队在其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浙江省5个地级市5岁及以下住院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流行情况及疾病负担的多中心研究》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指出,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合并感染,在患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幼儿中经常发生。

该研究分析了2018年至2023年的监测数据,其中涵盖了浙江省8家医院对5岁以下儿科住院患者进行的10种病毒和13种细菌的全面病原体检测数据。结果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延长且费用增加,这可能归因于采取了多种治疗干预措施。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对患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的住院儿童进行专门护理的重要性。

研究指出,为了减轻未来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的发生率和疾病负担,公共卫生举措应着重提高家长和公众对儿科合并感染风险和预防策略的认识;医疗服务提供者应对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实施推荐的检测方案,以便及时识别呼吸道合胞病毒合并感染情况,这有可能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相关疾病负担。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校对赵琳

0 阅读:0
新京报

新京报

新京报2003年11月11日创刊,是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