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26岁的道光帝,扯住一个侍女,一把推倒。次年,长子出生。23年后,道

成双影夜色 2025-02-15 18:09:05

1807年,26岁的道光帝,扯住一个侍女,一把推倒。次年,长子出生。23年后,道光飞起一脚,踢死了亲儿子,侍女崩溃大哭,全妃却笑道,“该我了!” 清朝最核心的统治集团是八旗贵族,他们的婚配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这些贵族和皇室的婚姻关系,往往涉及复杂的政治利益。 清朝的包衣制度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是皇室的世袭奴仆,上三旗的包衣地位要高于一般的汉人。在包衣家庭中,女子到了适龄年纪,必须参加内务府组织的选秀活动。 辉发那拉氏就是这样一个来自正白旗的包衣女子,她的家族在南方掌管着织造和海关监督等重要职位。这些职位都是清朝最富有油水的差事,让她的家族在包衣阶层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嘉庆帝的长子绵宁在二十岁时就与布彦达赉之女钮祜禄氏完婚。钮祜禄氏的身份非常高贵,她是乾隆朝名将阿里衮的孙女,出身于镶黄旗弘毅公府。 婚后多年,钮祜禄氏始终未能生育,这让嘉庆帝非常着急。在清朝的皇位继承制度中,皇子的数量直接关系到皇室的兴衰。 嘉庆帝为绵宁增添了富察氏为侧室,并派遣了三名使女伺候,其中就包括了辉发那拉氏。当时的辉发那拉氏并不起眼,只是众多宫女中的一个。 嘉庆十三年正月,绵宁的嫡福晋钮祜禄氏去世。这个消息传出后,宫中局势微妙地发生了变化。 仅仅三个月后,辉发那拉氏就为绵宁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奕纬。这个消息让嘉庆帝欣喜若狂,他立即下旨为辉发那拉氏加封侧室福晋。 在清朝历史上,能够获得侧室福晋封号的宫女并不多见。这个封号意味着辉发那拉氏的地位得到了皇室的正式认可。 嘉庆二十五年,绵宁登基成为道光皇帝,这让他的长子奕纬成为大清皇室中最受关注的皇子。但是道光帝对奕纬的态度却出人意料地冷淡,甚至没有恢复其贝勒的爵位。 在清朝的皇权体系中,皇长子一般都会受到特殊的培养和重视。但道光帝却选择将奕纬放置一边,只是让他享受普通皇子的待遇。 这时的道光帝正值盛年,后宫中最受宠的是静妃,她先后为道光帝生下两个儿子奕纲和奕继。这两位皇子的出生,让道光帝对皇位继承的问题不再那么焦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奕纬的母亲虽然被封为和妃,但在后宫中的地位并不突出。和妃出身包衣,在清朝等级森严的后宫制度中处于劣势。 道光二年,道光帝为奕纬安排了一门政治联姻。新娘是一等雄勇公英海的女儿苏完瓜尔佳氏,出身于清朝开国功臣费英东的后裔家族。 这门婚事看似体面,实际上反映了道光帝对奕纬的态度。苏完瓜尔佳氏虽然出身名门,但在当时的八旗贵族中并非最显赫的家族。 婚后五年,苏完瓜尔佳氏不幸去世,道光帝随即将奕纬的侧室乌梁海氏扶正。这种安排在清朝皇室并不少见,但也反映出道光帝对这门婚事的态度较为随意。 在这个过程中,奕纬的生活逐渐失去了规矩。没有父亲的严格管教,也没有正经的皇子教育,他开始变得放荡不羁。 奕纬的两个弟弟奕纲和奕继都接受着严格的皇子教育,他们的母亲静妃在后宫中地位稳固。这种差别待遇让奕纬的处境更加尴尬。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皇室的教育一向严格,每个皇子都要接受儒家经典和骑射等方面的训练。但奕纬却长期处于放任状态。 这种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奕纬的性格形成。他既没有接受到正统的皇子教育,也缺乏必要的约束和引导。 道光九年,皇室突然遭遇重大变故,道光帝最宠爱的静妃所生的两个儿子奕纲和奕继相继离世。这个变故让道光帝不得不重新审视皇位继承的问题。 然而,这种仓促的教育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一次上课过程中,奕纬对老师表现出极大的不敬,这件事很快传到了道光帝的耳中。 道光十年的秋天,奕纬突然患病。根据《清宣宗实录》的记载,这场病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才有所好转。 就在病情刚有起色的时候,奕纬的病情又突然恶化。道光十一年四月,年仅二十四岁的奕纬离世,没有留下任何子嗣。 关于奕纬的死因,官方记载和民间传说有着很大的差异。官方的说法是因病去世,但民间却流传着被道光帝踢死的说法。 在奕纬去世后,道光帝给予他追封多罗贝勒的称号,并按照皇子的规格安排丧事。这个待遇表面上看起来很体面,但实际上并不算特别优厚。 奕纬的死让其母亲和妃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而此时的后宫中,全妃等妃嫔开始崭露头角,她们为道光帝陆续生下了新的皇子。 道光帝的其他妃嫔如全妃、祥妃等人,在此后的几年里为他生下了六个儿子。这些新生的皇子们让皇室重新恢复了活力。 到了咸丰年间,为了延续奕纬的香火,朝廷决定从乾隆帝的后人中选择合适的继承人。最终,乾隆第三子永璋的曾孙载治被选中过继给奕纬。 载治后来有五个儿子,其中第五子溥侗在清朝灭亡后成为了著名的"侗五爷",他在民国时期以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的专家而闻名。

0 阅读:71
成双影夜色

成双影夜色

成双影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