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潮新闻的故事从杭州亚运到巴黎奥运——国际体育大赛上的潮声音

钱江晚报 2025-02-15 21:02:14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伊志刚

体育比赛最难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多答案,我的回答是:让观众自愿花钱买票,坐满体育场,并自始至终投入地欣赏比赛。这很不容易做到,因为取决于赛事的精彩性和重要程度、举办地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以及现场观众的鉴赏和消费能力。而出现上述画面,几乎是全世界体育比赛主办方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

这样的盛况,我在过去两年目睹了两次,一次是2023年举办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另一次是2024年夏天举办的巴黎奥运会。两者有共性,也有不同。重要的是,我们都在现场记录,我们用笔和镜头抓取了体育比赛最动人心魄的部分,把它变成了值得回味的历史。

2023年的国庆节,杭州最人声鼎沸的地方无疑是举办亚运会田径比赛的“大莲花”体育场。几乎每场比赛“大莲花”都座无虚席。那是一种与5万人一起过节的奇妙体验。

还有什么比赛能做到让5万人在比赛发令枪响前一秒钟内鸦雀无声,后一秒钟声浪喧天到邻座讲话你都听不见?还有什么比赛能让买不到门票的大批人流驻足场外,以耳代目,倾听场内欢呼?

这是发生在亚运会田径场内外的盛况,但功劳肯定不能仅仅记在田径比赛本身,因为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叠加效应。杭州亚运席卷的热潮,造就了亚运会历史上最蔚为壮观的上座率:几乎不存在冷门项目。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许亚运圣火点燃了杭州人不爱张扬、内敛含蓄的内心世界。性格温润的江南人在激情似火的赛场上同样可以迸发出生命的热力。浙江这么火的群众体育基础,如此优质的民间体育土壤,那样庞大的运动人群数量,情绪其实早就到了,只是一直缺少一个爆发的时机。这时,亚运来了,激情喷发,势不可挡。

因为这些发自内心的感想,所以潮新闻亚运报道有了《躬逢盛事,见证壮观,你去“大莲花”过节了吗?》《热爱的比赛,最好看;懂你的观众,最给力》《看淡了金牌,就看懂了亚运》等多篇从社会视角解读体育的佳作,受到读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10个月后,潮新闻五人前方报道团队整装出发,站到了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这一次,同样是场场观众爆满的体育赛事,我有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杭州亚运会上的观赛氛围,是狂而不乱,是一种有节制的欢乐,那么我在巴黎奥运赛场上看到的,可以说是彻底的精神放飞和宣泄,体育比赛承担了其他社会活动很难起到的治愈效果。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2日,潮新闻第一批奥运特派报道团队抵达巴黎戴高乐机场

与其说在埃菲尔铁塔下的战神广场举行的是沙滩排球比赛,不如说更像是一场户外体育的沙滩音乐派对。在现场DJ的调动下,全场两万多观众几乎没有干坐着看比赛的,每个人都随着音乐节奏载歌载舞,无比欢乐,看体育比赛跟看一场流行音乐会差不多;在南巴黎竞技场的手球馆和乒乓球馆,墨西哥人浪属于常规操作,几个回合下来,不同看台的观众又开始拉歌,声浪高亢,气势雄浑,此起彼伏,不亦乐乎。

本来以为有东道主参加的比赛才有这样的气氛,多看了几场后发现奥运比赛场场如此。即便没有本国选手,看台上座率也高得惊人。我才想明白,法国老百姓甚至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观众,其实都把奥运比赛当成难得的有特殊意义的体验之旅,这样有明星、有互动、有五环加持、有几万人同嗨的大场面,放在全球浪漫之都举行,上座率怎么会不高呢?

于是,《埃菲尔铁塔下看奥运!比赛就要办在风景里》《潮新闻记者亲历:一百年后,塞纳河真的又有游泳比赛了》《万人狂欢,与奥运冠军零距离》等一组记录巴黎奥运会特殊办赛方式和比赛氛围的稿件也在第一时间见诸潮新闻客户端,潮新闻体育报道团队前后方通力协作,为用户及时端上了一道道奥运大餐。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潮新闻奥运特派记者伊志刚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现场采访

疫情阻断全球体育活动的那几年,看台空场的比赛成了人类体育历史上的罕见场景,但这已成过去,观众与体育赛事互为依存、不可分割。杭州亚运与巴黎奥运不约而同掀起的观赛热潮,证明了在体育比赛这样盛大的社会活动中,只有人才是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拥有30多年光荣历史和积淀的潮新闻·钱江晚报体育团队,将继续秉承传统、不惧变革,忠实记录体育历史。

0 阅读:5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