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份公函的名义
多次虚报伙食费
以会议通知或调研方案为由
实则还是“吃公函”
以公务接待名义套取资金
……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针对当地近3年来在餐费管理使用方面的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排查出一系列问题引人思考。
近年来,随着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公务用餐更加节俭,但基层仍有一些地方在钻规范的“空子”。
修水一行政村曾一个月内报伙食费1.3万多元,细查发现,其中5天的日期至少出现过2次,部分用餐人员的名字还是相同的。还有的乡镇套取项目工程款,或在会议餐费、加班餐费上做手脚,把资金用于吃喝。
“吃公函”的乱象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助长不正之风。
为此,去年9月修水全面推行公务接待“一码通”,明确将县域范围内的公务活动全部纳入机关食堂“扫码用餐”范围,县内人员不再凭公函安排公务接待。
修水县纪委监委、财政、审计等单位可以通过调取后台的用餐时间和人员、扫码定位等信息,与各单位伙食补助报账记录进行比对,以此严查“吃而不付、付少吃多”、套取下乡伙食补助等问题。
记者在某乡镇电脑系统后台看到,即使是县委书记也需要扫码用餐。
一位乡镇干部算过一笔账,在没有推行公务“扫码用餐”之前,有时一天有3家单位同时下乡调研,不仅用餐时需要安排3桌公务餐,还得不停配餐,出现食物浪费不说,还搞得疲惫不堪。
公务用餐“一码通”的推行,把基层干部从以前较多的公务接待负担中解脱出来,减少了陪同时间,减轻了基层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抓工作。
据修水县财政局统计,2024年9月至12月,全县公务接待费用支出345.55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4.93%。
一部手机一张“码”,不仅简化了公务接待流程,还牵住公务用餐领域的“牛鼻子”,让公务用餐单据“晒”在阳光下。
公务用餐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从小切口入手花巧心思
推动公务用餐更加规范、透明
期待有更多地方涌现出好的做法
来源|半月谈新华社江西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