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丨阿普:古驿道上的马蹄声

上游新闻 2025-02-16 06:36:17

古驿道上的马蹄声

文/阿普

与尔同行古驿道,穿越千年步翩跹。

川渝作家到隆昌采风,晚餐后凭着火树银花的街灯去牌坊古街体验驿道风情,有的去了“南关”,有的去了“北关”,听人说“南关”夜景独好,我就尾随几个诗人、作家去了“南关”。

果不其然,“南关”的灯光明灿灿的,虽比不上大白天,那些花草、夜市、街坊都毫厘可见,而且灯光下的景致又是另外一番味道。

情不自禁拿出手机拍照,入冬已久,寒意自然浓烈,好在都穿的厚实,并无凛冽之感,只是嘴巴里哈出的热气在路灯下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给照片添了许多朦胧。

小货摊在古驿道右手边一字儿排开,卖些藤编、鸟哨之类的小玩意儿,瞧的人多,入手者却少,生意显得十分清冷。

白天出了太阳,夜空上隐隐约约有几颗星,天光与街灯同辉,石牌坊不仅明亮,而且更显得气势磅礴。南关这边一共有6座古牌坊,多是节孝功德的题材,细小的春秋文字看不方便,但匾额上的大字却历历在目,说这是立体的史书,绝对不假。还有一些图案也十分清楚明白,比如龙凤麒麟、牡丹荷花、佛像人物等等,最为奇特的是觉罗国欢德政坊,民间叫“猴子牌坊”,缘于牌坊主楼顶盖上有一站立的双面公猴,正在撒尿,头上还顶着一玺官印。之初,让人有些费解,以为戏谑好玩,其实不然,它的寓意在于“公侯百代”“封侯挂印”,这一设计在全国极为罕见,显现出直白的功利目的,就是撒尿这么粗俗的像面,也表达的是“立便封侯”之意。可见,此“猴”正是彼“侯”,这“便”便是彼“便”。

正琢磨着这猴,在路灯光跌落的一团影子里,我仿佛听见有人在朗诵:“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低下头去,凹凸不平的青石古驿道上,突然产生幻象,一匹马驮着合江荔枝,发出阵阵嘶鸣,从古驿道上飞驰而去。而马蹄叩响青石板的声音,随着驿道的伸展变得渐渐悠远。

这一次穿越,让我把隆昌的古驿道和古长安联系起来,那千年的贵妃之笑,夹杂着马蹄声,让古牌坊下的驿道上风起云涌,多少音容笑貌都留在了青石的光影之中。

一低头,分明看见夜光下,青石板闪现着幽微的冷光。这些光是青石上岁月的残痕,也是时光的包浆。清光冷影之间,我看见了马的蹄印。这些看似并不整齐的记录,却是历史的重要文献。茶马古道,这部古书,正如隆昌的青石牌坊,记载着过往的分分秒秒,有荣光,有辛酸,有风花雪月,有凄风苦雨,有花开花落,有云卷云舒……而那蹄印里藏着的嗒嗒嗒的马蹄之声,如洁白的莲花在古驿道上次第而开。

恍惚间,有人唤我合影,我这才从古驿道的青石板中钻出来,抖落肩上的千年红尘,看见同行的文朋诗友正站在一座古牌坊下呼我入列。我奔过去,如一匹马那般用脚掌击打着驿道,青石上顿时响起了马蹄的鸣唱,“咔嚓”一声,这清脆的马蹄声也留在了我们的合影里。

回到酒店,洗漱入睡,不久便进入梦乡。

先是有一匹马从李市镇的杨柳桥跑过来,马背上是一位少年,晃眼间就到了石牌坊,穿过去,头也不回,望驿道远处去了。那少年着一身白色的军装,身影愈来愈高大,头都抵到了天空,而驿道也愈来愈宽阔,遮住了整个梦境。我擦了擦眼睛,奇怪,那匹马突然变小了,突突突地跑了回来。马背上的少年不见了,一只鹰飞翔在马的头顶,红色的鹰,棕色的马,和古驿道一起让我的梦显得空旷和寂寥。

也许是白天参观了陶瓷厂,糊里糊涂的马拉起一辆巨大的木板车,车上装满了陶瓷坛子,特别大,耸在驿道上。鹰在阳光下更加的红,马拉着陶瓷坛子狂奔,活像是在追赶空中的鹰。我担心坛子会不会掉下来,又担心鹰会不会被马超过去。不一会儿,鹰消失在高空,马消失在驿道,坛子的影子却压在青石板上,灰扑扑很长一绺。

梦没完没了,直到天亮。或许是夜幕中的古驿道和牌坊给我的印象过于深刻,又加上马在历史长河中的显耀,让我梦不止步,而且总是伴随着永不停息的马蹄之声。

作者简介:阿普,本名廖选勇,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荣昌作家协会副主席。

0 阅读:1
上游新闻

上游新闻

重庆第一都市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