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亚冬会圣火在哈尔滨缓缓熄灭,中国代表团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32金27银26铜,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下亚冬会参赛最好成绩。
这份答卷是中国冰雪运动厚积薄发、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更标志着中国冰雪项目正逐步打破过往“冰强雪弱”的固有格局,朝着均衡发展的方向迈出关键一步。成绩固然令人欣喜,但仍需保持清醒。若将这些成绩置于世界舞台,中国队若想在一年后的米兰冬奥会上展现强大竞争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雪上项目成为最大惊喜
本届亚冬会,中国队在32个雪上小项比赛中共斩获19金18银14铜,雪上项目金牌贡献率首次超越冰上项目,打破多年来“冰强雪弱”的格局,成为最惊喜的突破。
从项目分布来看,中国队在六个雪上大项中展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除高山滑雪项目外,其余五项均取得显著突破:越野滑雪豪取六金中的五金,女子个人项目实现奖牌包揽,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冬季两项以1金1银3铜的成绩巩固亚洲领先地位;自由式滑雪斩获7金8银4铜,老将、中生代、新锐均有出色发挥,形成良性人才梯队;单板滑雪收获3金4银1铜,平均年龄仅22岁的新生代展现出潜力;在米兰冬奥会新增项目滑雪登山中,中国队更是包揽全部三个项目的9枚奖牌,体现出一定的竞争力。
长期以来,“冰强雪弱”是中国冬季运动的鲜明特点,不仅体现于竞技成绩,更反映在人才储备上。在本届亚冬会上,一大批充满潜力、怀揣梦想的雪上项目新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人看到中国冰雪运动未来的希望。
在冬奥会冠军谷爱凌因伤缺阵的情况下,临危受命顶替参赛的李方慧在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中夺冠,收获中国代表团本届亚冬会首金。而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场上,队中有齐广璞、徐梦桃两位奥运四朝元老压阵,19岁的小将李心鹏横空出世夺得男子冠军,中国代表团里年龄最小的陈雪铮则收获女子银牌,充分展现出空中技巧队人才辈出的良好发展态势。
部分传统优势呈现下滑趋势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花样滑冰队尚有隋文静/韩聪这对王牌组合压阵,三年后的今天,队伍在主场遭遇了滑铁卢。中国花滑队在本届亚冬会上不仅遭遇了自参赛以来首次无金入账的尴尬,奖牌数也跌至历史最低点,仅由任俊霏/邢珈宁组合收获一枚冰舞银牌。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在北京冬奥会后,中国双人滑项目就陷入了人才断层的泥沼。年轻选手成长缓慢,在国际赛场上鲜少露面,下月世锦赛上将没有中国双人滑组合的身影。这种窘境在本届亚冬会暴露无遗——中国队仅派出王瑀晨/朱磊唯一一对选手参赛,最终的成绩甚至排在菲律宾选手后,排名第五。
花滑单人项目同样不容乐观,与世界顶尖水平的差距正在拉大。在男单方面,老将金博洋饱受伤病困扰,未能参赛,21岁的戴大卫在自由滑中多次失误,排名第四;而在女单中,22岁的朱易和18岁的安香怡分列第五、第六名。他们的表现反映出中国花滑目前在各个技术环节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整个队伍的人才衔接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在短道速滑赛场上的“中韩大战”中,中国队(2金2银4铜)在与韩国队(6金4银3铜)的对决中处于下风。虽有林孝埈在男子500米决赛中顶住压力夺冠,女子3000米接力队抓住韩国队失误机会逆袭夺冠,但中国队的整体表现起伏较大,也同样暴露出人才储备问题。
“每次比赛,他们都在成长,不用担心这种失败,失败是对未来成功的铺垫。”面对这份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张晶表示,每次失败都是队伍应吸取的经验,希望选手们好好总结。
将目光投向世界赛场,中国短道速滑队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除了在亚洲长期占据优势的韩国队外,荷兰、意大利、匈牙利、加拿大等欧美强队同样不容小觑,当前的竞争格局愈发激烈。正处于新老交替关键期的中国队要想在一年后的米兰打赢“翻身仗”,可谓任重道远。
“追赶者”的角色并未改变
中国冰雪运动在哈尔滨展现出“多点开花”的喜人局面。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亚冬会仅是局部较量,除了个别项目外,亚洲的冰雪运动整体竞争力不强。
以19岁的滑雪登山小将布鲁尔为例。他在亚冬会上表现出色,斩获滑雪登山男子短距离以及滑雪登山混合接力两枚金牌。他在赛后坦言,与国际顶尖选手相比,自己在体能和细节处理等方面仍存在差距,还需更刻苦地训练和追赶。
从2017年札幌亚冬会的1枚金牌,到这次的11枚金牌,中国速滑队在八年里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在各个项目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其中,高亭宇、宁忠岩、韩梅各自收获三枚金牌。从1到11的巨大跨越,固然令人欣喜。
但若将目光投向世界,在与美国、挪威、荷兰等速滑传统强国的激烈角逐中,中国队优势并不显著。对此,中国速滑队领队冯爽表示:“此次亚冬会一是为我们树立米兰冬奥会的信心,二是帮助我们寻找存在的问题,为之后300多天的备战作出指引。”
亚冬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周进强表示,虽然冬季项目在持续进步,但通过这次亚冬会以及近年来的世界大赛可以发现,在项目发展的均衡性、训练水平、人才厚度,尤其是高水平教练员和后备人才体系建设等方面,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冬季项目的进一步发展。
正如周进强所言,“尽管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冬季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整体仍处于落后状态,‘追赶者’的角色并未改变。”作为米兰冬奥会备战参赛的阶段性考核,亚冬会为中国队搭建起认识自身差距,并全力以赴奋起直追的平台。
(本报哈尔滨2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