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海:正月十八“行大龙”非遗民俗盛会祈福万家

金台资讯 2025-02-16 14:00:13

2月15日(正月十八)晚,在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千年古村西岙,一场传承770余年的民俗活动——“行大龙”热闹上演。

当晚8点,随着三声震天响的鼓声,丞相公园瞬间灯火辉煌。刹那间,烟花如繁星点点倾泻而下。一青一白两条巨龙在人群的簇拥下,分别从祠堂和广场相对游出,青龙身披翠绿鳞甲,白龙身披金色铠甲,龙首高耸逾3米,龙身蜿蜒近40米,在古桥上进行首次相会。

“快看!龙须缠在一起了!”“太壮观了!”只见青龙与白龙在古桥中央缓缓靠近,龙须相触的瞬间,鼓乐齐奏《将军令》,观众们发出阵阵欢呼声。

晚上8点08分,活动正式开始,两条巨龙由村民抬着,一南一北,雄赳赳气昂昂地向村里蜿蜒游去。双龙巡游路线串联起集福寺、沙头庙等历史地标,人流随着巡游的“双龙”游走,欢呼声、鞭炮声在小山村中荡漾。龙身所过之处,孩童们骑在父亲肩头触摸龙鳞,老人们合掌默念祝祷,年轻游客们举着自拍杆直播盛况,网格员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在长街镇西岙村的风俗里,春节是‘小年’,正月十八才是真正的‘大年’。”村民陈龙飞说。

据了解,西岙抬龙以观赏为主,因为龙体庞大,游龙时需要百余名健壮男子共同用肩膀抬着一起游走前行。其中,白龙头高3.8米、身长32米,龙身直径1米,整体以红白黄色为主,由头扎黄巾、身穿金黄色镶边红丝绸服饰的青壮年抬着行走;青龙身长39米、头高3.5米,以青白黄为主色装饰,被称为“江南第一大龙”,抬青龙者也配以相应的蓝色服饰。

大约一小时后,两条巨龙顺利游完村道,再次在西岙村文化礼堂前的桥头汇合,进入村头的古庙为百姓祈福。

据西岙抬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万珍介绍,西岙“正月十八抬龙”习俗相传始于南宋时期,距今已有770多年的历史。为了挖掘和传承抬龙文化,当地还在巨龙制作中采用竹编、木雕、彩绘等各种传统工艺,增强抬龙表演的观赏特性和文化内涵。目前,西岙“正月十八行大龙”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宁海乡土风俗的一道独特景观。

除了抬龙集福传统活动,现场还有“宋韵游园会”、电影展映、戏曲演出等丰富的文化大餐,八方游客汇集在这个千年古村,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吴帅、潘怡帆、胡丹丹)

0 阅读:72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