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达人闹元宵》公益活动吸引了近百个民间非职业舞团参与其中,用质朴的舞蹈语言诠释“艺术为民”的理念。
2月15日晚,由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制作、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资助的慈善惠民演出《有灵且美-2025舞蹈达人闹元宵》在国舞剧场举行。来自民间的非职业舞蹈达人们共聚一堂,用一场风格多元的演出共贺传统佳节,也传递着温暖与善意。
作为国舞剧场的品牌项目之一,《舞蹈达人闹元宵》公益活动自2018年创办以来,每年都会邀请普通舞蹈爱好者们登上专业舞台。7年来,已经吸引了近百个民间非职业舞团参与其中,用质朴的舞蹈语言诠释“艺术为民”的理念。
今年的《有灵且美—2025舞蹈达人闹元宵》自2024年10月开始招募,经过线上海选和线下复选,最终从100多个团队里优选出了16个风格多元、形式不一的舞蹈节目,展演演员年纪最小的只有9岁,最长的72岁。从孩童到老人,从优雅舒展的芭蕾到活力四射的街舞,从柔美雅韵的古典舞到风格多样的民族舞,从富有创意的当代舞到萌度爆表的儿童舞蹈,每个人都在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也彰显出上海群众文艺水平的节节攀高。
当天亮相展演的汉唐古典舞《临江仙》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编导园园从宋词《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中汲取灵感,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意境里,运用汉唐“博袖”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古代女子的优雅气质,又通过拧、扭、倾、曲等不同体态的变化和灵活的抛袖、叠袖,展现出女性洒脱的人生态度。
让人惊喜的是,台上的舞者是9位平均年龄56岁的退休阿姨。领队解昉告诉记者,《临江仙》这个作品创作于一年前的《舞蹈达人闹元宵》,“当时还只是雏形,在高手云集的评选中并未入围。但是一年来,舞团上下持续打磨,阿姨们也是每周雷打不动的坚持排练,直到此次展演,所有人终于圆梦。”这也是园园舞团的初衷,“我们是职业舞者,但是热爱无关年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艺术之美。尤其遇到这些团员后,她们虽然从广场舞起步,但也想要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更高阶的舞蹈。”解昉坦言,这份执着让许多职业舞者重新思考,跳舞并非青春饭,爱跳舞的人可以永远青春。
此外,用舞蹈助力公益也是《舞蹈达人闹元宵》的传统。7年来,国舞剧场已经先后与“上海蓝丝带孤独症关爱中心”“壹个村小”“蓝天救援队”等公益机构与组织展开合作。今年的演出票款盈利部分也将全部捐赠给教育公益机构“有灵且美”,通过艺术的形式唤起更多人对青春期女孩成长的支持与关爱。国舞剧场负责人表示,“艺术不应囿于舞台,也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每位观众既是艺术的欣赏者,也是公益的参与者,多方联动,共享舞蹈之美,共筑善意闭环。”
头图为9位平均年龄56岁的退休阿姨演绎汉唐古典舞《临江仙》。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