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涨!上海小囡的最深记忆曾遭"难产"!

看看新闻Knews 2025-02-16 21:45:10

《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

(含预售及海外票房)

已超119亿元

成为首部进入

全球票房榜前11的亚洲电影

哪吒的影响力正不断扩大!

↓↓↓

据央视新闻报道,《哪吒2》当地时间2月14日在美国上映,一票难求。在影城洛杉矶,两位奥斯卡评委前来观影。观影之后的她们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不但热情输出了对吒儿的喜爱,还喊话饺子导演,希望《哪吒2》可以角逐奥斯卡奖,并直言"为您投票"!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

也勾起了几代人对

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

经典动画片《哪吒闹海》的回忆

很多人触动了:

"至今依旧喜欢

是我内心永远封神的存在"

"某一代人童年的最深记忆"

坊友们的童年里

是不是都有《哪吒闹海》

混天绫挂在肩膀上

乾坤圈挂在胸前

脚踏着龙王

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

小英雄的形象真的深入人心

~可~爱~

↓↓↓

动画片《哪吒闹海》

在国际上获得了诸多奖项

这样的好作品

实际上离不开主创"天团"

离不开三位大师级的导演

王树忱、严定宪和阿达(徐景达)

一起和阿达导演的儿子徐畅

回顾一下这部经典的动画片

背后的故事吧

在动画片制作中

哪吒是"难产"的

看过《哪吒2》的坊友

一定被其中的特效

震撼到了吧!

据悉,面对如此多的特效镜头,导演饺子在制作《哪吒2》时,也曾寄希望于找一些国际团队来帮助完成重点镜头,但效果并不理想,最终,是中国的团队不断打磨、兜底,才实现了他理想中的效果。

另外,比起国外团队,国内团队也更懂剧组想说什么。

和《哪吒2》一样

动画片《哪吒闹海》

同样也尝试过与外国合作

但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

阿达导演之子

国际动画协会会员动画编导徐畅:

"王树忱在1958年就写好了剧本,当时他觉得自己厂的技术能力达不到,就拿着剧本到国外谈合作,希望通过外国先进的技术来做这部片子,但由于外国的动画师对中国文化不熟悉,双方谈不拢,失败了。

回来一放就放了20年,正好碰到国庆30周年献礼,厂里希望做个片子出来,这时王树忱把片子拿出来,一看很好,就组了个导演班子,由王树忱总抓,严定宪负责动作方面,我爸爸(徐景达)负责场景方面和视觉特效。"

小英雄哪吒是难产的

《哪吒闹海》也是"难产"的

时代不同,技术更迭

精雕细刻的匠心精神

一脉相承

《哪吒2》电影视效总监刘欣曾表示,影片中两军交战时角色的数量达到了两亿级,每个个体都有自主意识,"我们单个镜头渲染了很多遍,为了'千军万马'四个字的最终效果,花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这种精雕细刻的匠心精神

早在1979年《哪吒闹海》

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哪吒闹海》

是第一部宽银幕的动画片

宽银幕和非宽银幕区别很大

徐畅回忆

↓↓↓

首先,画面本来画在纸上大概20多公分,30公分左右,做成宽银幕则需要放大一倍,但是纸大了以后,不好翻。

其次,美影厂那时候没有拍过这种电影,所以也没有拍摄设备。

也非常困难

阿达导演之子

国际动画协会会员动画编导徐畅:

翻拍时,从上面拍下来,景要分层,制造空间感,要有五六十公分的间距,三层景一叠就很高了。只能搭阁楼,有人专门爬到上面去拍,一个小时的片子大概要千把个镜头。

特效制作

更是花了大功夫

阿达导演之子

国际动画协会会员动画编导徐畅:

像哪吒再生,特效发光。莲花一瓣一瓣展开,一条片子曝光七次,曝光七次的概念就是说,比如5秒的镜头,100多格东西拍过去又要倒回去,倒回去后再拍过去,要拍七次,而且不能错,错一次前面就全白拍了。

如今

一些效果可以通过电脑制作

但那时只能依靠人工

整个动画制作花了一年多

另外,宽银幕版本

比较适合在影院播放

但考虑到当时

农村没有设备放宽银幕

所以拍了两个版本

因此整个工作量是巨大的

豪华的配音阵容

除了人物形象、细节、音乐

配音班子也是相当豪华的

邱岳峰、毕克

都在动画片里面有自己的角色

阿达导演之子

国际动画协会会员动画编导徐畅:

给龙王配音的邱岳峰老师是非常厉害的,他配什么像什么的。尚华配管家,太乙真人是富润生配的,毕克配了哪吒的爸爸李靖,这些很有特色的声音为动画片活色添香了。

有没有人和小坊一样好奇

像《哪吒闹海》里的拟音

比如

龙太子的尸体扔到水里

这种声音是怎样复原的呢?

小坊猜你怎么也想不到!

竟是3个"大块头"抱在一起

跳水跳出来的!

阿达导演之子

国际动画协会会员动画编导徐畅:

那时候这种声音,都是要自己去做的,要通过拟音师用各种办法去录出来。但又不能到海边去,海边录会有很多杂音,于是,他们联系了万航渡路旁边一个游泳池,等到游泳池关门了,夜深了,外面马路声音都没有了,这些人进去录。

当时第一个跳下去的小青年20多岁,他块头蛮大了,但跳下去声音不响,分量不够,录了几次达不到效果。结果我爸(阿达)和一个剪辑肖淮海,也是块头比较大的,三个人抱在一起跳,一下子成功了,才有一条"龙"的声音。

没想到吧!

坊友们看过《哪吒闹海》吗?

对里面哪些画面印象深刻?

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0 阅读:16
看看新闻Knews

看看新闻Knews

打开“看看新闻”客户端,感受“叩击时代”的力量。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