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努力的意义时,我们常常陷入自我认知的误区。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的努力,或许只是在有限的认知范围内打转,看似忙碌,实则收效甚微。就像我天天看书、写文章、写日记,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产出的内容却零散,不过是自我安慰、自我感动,没有产生实际价值,最多只能提升一点点认知,在更高层次的认知体系里,这样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必须清楚,真正有效的努力是能够创造价值、帮助他人的。只专注于自身的提升,比如拼命撸铁让肌肉增长,却无法转化为实际收入,这样的努力很难说达到了理想效果。努力应该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产生切实的成果。 以老板为例,老板的努力方向不应是埋头读书提升自己,然后与员工争抢利益。老板真正该做的,是努力为员工创造更多价值,让员工获得更高收入,有奋斗的奔头,这样整个团队才能共同进步。 再看我们日常分享知识,如果只是自顾自地讲述,而不考虑如何让他人更高效地读书,如何帮助他们提升赚钱能力,这样的分享也是缺乏实际意义的。 人往往容易陷入一种痴迷状态,看不清自己行为的本质,一直在做无用功。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的努力,是否真正突破了认知局限,是否能切实帮助他人、创造价值,只有这样的努力才是值得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