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余莺儿戏份“一剪没”,带来何种启示

新黄河 2025-02-17 09:24:42

近日,北京卫视正在重播电视剧《甄嬛传》。不过,多位观众发帖称,余莺儿相关戏份“一剪没”了:刚看完倚梅园那儿,直接她的镜头都没有了。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

之所以戏份被剪,估计和角色余莺儿扮演者崔漫莉在社交平台直播自曝无证驾驶、肇事逃逸有关。她曾在直播中透露自己的违法行为,不过在引发轩然大波之后,改口道歉,称是为了涨粉编造此事。随后,她也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而被警方行政拘留。

电视剧镜头被剪,大概就是这件事的余波。不过从一些细节来看,这似乎是个例。据报道,线上流媒体平台中余莺儿的出镜情节未受影响。

《甄嬛传》中的余莺儿

客观来看,因为行政拘留等违法行为而剪掉影视剧镜头,或许是播出方的一种避险。但如果是戏份较多的角色,可能导致情节故事支离破碎,对观众不够友好,人们的观看体验难免大打折扣。

从社会影响计,如果确有必要“防止形成不良影响”,也不妨在仔细评估行为性质的基础上做出。

不过这也从侧面提示了风险——公众人物需要谨言慎行,要有面对舆论的基本素养。否则以当下社会对公众人物的审视程度看,其代价可能极为严重。不仅前途受损,甚至过去的成绩也可能一笔勾销。

像崔漫莉的行为,也堪称“无事生非”“自作聪明”的典型了。为了所谓涨粉、引流,竟去编造违法行为,并津津乐道地和网友分享。她显然低估了网络的影响力,也对法治缺乏足够的尊重,在嘻嘻哈哈的轻佻调笑中,给自己的社会口碑带来了雪崩式的打击。

检索一番网络也能发现,因为自曝而翻车的公众人物并不少。最出名的恐怕当属艺人仝卓,他在直播中自曝高考时将往届生改为应届生身份,结果引出了当年的舞弊事件,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

这或许和直播本身的传播形态有关,相比于脚本清晰的演出,直播的外在形式往往是即兴随机地与网友互动。这意味着主播既容易将各种隐私信息一股脑说出,同时也因为没有“情节”,故而没有稳定的吸引点,主播也会倾向在讲述中说出一些“刺激”“劲爆”的信息,来吸引流量。

但社交媒体时代,哪怕只是一个素人,也可能因某一条言论或视频突然引爆。对于公众人物来说,更需要有明确的红线意识,切不可剑走偏锋,甚至试图编造信息来获取流量,其后果更是会被呈几何级数放大。

也希望崔漫莉事件能成为一个沉痛的教训:在直播间可以侃侃而谈,但绝不能信口开河。遵守法律、尊重常识,应当成为直播间言论的底线。

0 阅读:0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