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野性|语闻·阅历

新黄河 2025-02-17 11:41:35

观看篮球比赛时就会发现,哨声一响,有的球员凶猛顽强,敢拼敢冲,如饿狼扑食、猛虎下山;有的球员则绵软无力,仅仅是凭借牛高马大来压制对方;还有些中立派,不软不硬,等待他人分配球权指标。辽宁队的郭艾伦,广东队的赵睿、胡明轩,两个浙江队的吴前、孙铭徽,山东队的孙杰等属于前者,他们敢打敢冲,明知高大的对手挡路,也敢于突破,如箭似电,火力全开,展现的是生命的顽强,是风一样的自由奔放,是无拘无束的挥洒。

我曾问过一位篮球教练,如何选择队员?他说,身体条件好不一定入选,关键要看队员有没有球感、有没有野性。他还说,生命的野性是与生俱来的,人人皆有,就看有没有机缘、有没有勇气去释放。我观察周边的孩子,有的孩子天生性格绵软,时时处处小心翼翼,有的孩子则生来刚强,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很难解释。

野性,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概念。生命的野性来自何方?来自基因?来自大地?来自高山、江河?来自山林、草原和风?说起野性,立马会想到非洲草原上的雄狮,一幕幕血淋淋弱肉强食的镜头;想到农村那些以强凌弱、用拳头说话的场面;想到斯巴达克斯在奴隶主绞刑架下的抗争;想到电影《红高粱》那片高粱地里的纵情欢愉;想到刀郎的歌曲——当他唱到“爱到什么时候,要爱到天长地久,两个相爱的人,一直到迟暮的时候,我牵着你的手,我牵着你到白头”,那天籁的女声伴奏响起,沧桑粗犷三日绕梁。在一本书里曾读到,男女之间,最珍贵的是临终前吐出憋屈了一生的爱意。被憋屈的是什么?是生命的本真,是生命的野性?其实,自古以来,人性就是两条线的,一明一暗,相互补充,调节、平衡、维系人的欲望,保证了人类对美妙本能的向往。

人性自由再往前走一步就是罪恶。战争往往把这种罪恶放大,推向极致。五胡乱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正在进行的巴以冲突……当人的本能战胜理智的时候,人的野性就会走向极端,就会不计后果,一切的文明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研究日本侵华史的张纯如对人性彻底绝望,因抑郁而跳楼自杀,究其原因,就是日本兵对中国妇女的摧残比野兽更凶残,惨烈得令人无法想象。

莫言先生曾说过,做人要老实,为文要张狂。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理智与本能的关系。人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生命野性的,否则就缺少激情和创造力,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在我居住的小区,有一帮干活的民工弟兄,天已深秋,一位搬石砌墙的中年男子还光着膀子。温和的阳光飘忽不定地落在他那黝黑的脊背上,带着寒意的风把他的脸膛雕刻得沟壑纵横,可他坚实的步伐里仍透着生活的信心。偶尔休息,他还采撷山间的酸枣、野菊,那双布满老茧的粗壮大手,与针刺对抗着。从那一袋黄红相间的收获里,能看出人之野性战胜自然野性的快乐。

看到这位男子,很容易与山上的那棵大榆树联系起来。当肃杀的秋风刮过田野,草木越来越枯黄稀疏的时候,那棵大榆树依然是枝繁叶茂,她茂盛的枝条在风中摇曳,自由浪漫,而院里那些整天靠人工浇灌的草木却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暮态。一立方水就是五块多钱啊,怎么就唤不回这些娇生惯养者的精神?这些被圈养的草木,多像那些细皮嫩肉的城里人。高楼大厦让风和阳光的野性打折,使人没了自然的属性。纪录片《刀锋》的志愿军老兵,二十多岁就在冰天雪地的极寒里丢了四肢,可他八十多岁依然健在,身躯干瘦,笑容满面,不知有多泼辣。人,一旦舍弃一切,把生死置之度外,或许健康长寿正悄悄地向你走来。

“男的都是老婆伺候死的。”听到此话,我心里一颤。可转念一想,生活中还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过去的一位老同事,妻子特别贤惠,天天做饭不重样,保证他每天早晨两个鸡蛋一袋奶,把这位老兄养得白白胖胖。一年四季包裹得严严实实。有一次这位同事早到单位忘了喝奶,他老婆愣是跑去看着他把奶喝掉。可正是这位老兄,早早地得了糖尿病,五十多岁人生就谢幕了。病危时,我去医院看他,他已说不出话,浑身插着管子,眼里噙满泪花,用颤颤巍巍的手写了一行字:“人不能享太多的福。”人不能活得太仔细,一定要尊重生命固有的本性。暮色里,看到那些背着沉重书包的孩子,总怀疑他们生命的野性还有没有?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那些身处高寒地区的人们,那些与风雪为伴的牧民。一年中多半年的时间,靠着一顶帐篷、一堆柴草、几件锅碗瓢盆过活,他们凭借生命的本能与自然抗争着。零下十几摄氏度、几十摄氏度的严寒,久经磨砺的皮肤比山石还粗糙坚硬,依然是生机勃勃。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我就想到人的潜能,就想到生命的野性,就想到自然的博大。

最后,我想写写自己,写写心爱的周三读书会。每当要办或办成一件文事的时候,著名学者春生先生就感慨道:“该搞就搞。不是谁想办就能办成的,很佩服你生命中的这份野性。”我先是一惊,然后解释道:“这可能不叫野性,而是一种社会能力吧。我十几岁进城闯世界,举目无亲,无依无靠,完全靠自己打拼,一方面经历了太多的风霜雪雨,另一方面也锤炼了钢筋铁骨。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的,可能什么事都办不成。”他默默地点头,或许是对我的认可,也或许是对我的鼓励。

起风了,是初冬狂野的风。风过处,我看到了一条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河里是涌起的浪花。

作者:金后子编辑:徐征校对:杨荷放

0 阅读:38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