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开国上将贺炳炎一张珍贵的全家合影,贺炳炎将军6岁丧母,9岁拜武当一清道

静守岁月常 2025-02-17 17:20:51

1959年开国上将贺炳炎一张珍贵的全家合影,贺炳炎将军6岁丧母,9岁拜武当一清道长门下,练就一身武艺,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1929年,红四军在贺龙的带领下进入松滋县,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包括没收地主财产、惩治保甲团防、救济贫困农民,并广泛宣传革命思想。 这些活动深深触动了当时仅16岁的贺炳炎。 贺龙一开始因为他的年龄和体格考虑,曾试图劝阻他。 然而,贺炳炎展示了自己擅长使用的大刀,并表示自己有足够的力气参与战斗,最终赢得了贺龙的认可,并被安排在警卫班。 入伍后不久贺炳炎在队伍中意外地遇见了自己的父亲贺学文。 原来,父子两人都瞒着对方加入了红军。 加入红军后,1929年,在湖北潜江渊博子口的一场激战中,贺炳炎执行传达命令的任务时,遭遇了国民党大部队。 在返回途中,他机智地利用了捡到的手榴弹,并在关键时刻以一敌众,成功俘获了多名国民党官兵,其中一名冲锋在前的官兵被他亲手击败。 在1932年,国民党的军队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再次大规模进攻革命根据地。 贺炳炎突然接到命令参与战斗。 在湖北省监利县的陈沱口,贺炳炎和他的队伍遭遇了国民党军队的强力阻击。 贺炳炎手持菜刀冲入敌阵,独自面对敌人。 他的行为有效地震慑了敌人,迫使对方后退,此举在军校中传为佳话。 1935年,红军的长征刚开始不久,作为红五师师长,贺炳炎领导的红15团在四川的瓦屋塘东山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国民党军队阻击。 由于敌人的火力强大,贺炳炎立即判断对手为正规军。 战斗中,贺炳炎勇敢地冲向敌阵,不幸被炸弹击中右臂。 尽管遭受重伤,他的团队最终还是攻克了敌人阵地。 贺龙在得知贺炳炎的重伤后,立即赶往现场,与医疗队紧急救治。 在得知贺炳炎右臂无法保住的消息时,贺龙曾极力反对截肢,但在现实面前,他只能接受。 手术地点是一座破庙的门板上,使用的是经过消毒的锯子。 在手术过程中,贺炳炎拒绝使用吗啡,凭借强大的意志力忍受了剧痛。 贺龙在手术后,将贺炳炎的碎骨碎片小心地收集起来。 1937年,贺炳炎担任120师716团团长,直插敌后攻打雁门关。在 雁门关西南的才窝村集结后,贺炳炎的部队迅速展开行动。 当日军准备从大同向忻口转移大量军火物资时,贺炳炎通过情报得知了敌人的动向,并果断选择在敌军必经之路设伏。 敌方车队缓缓驶入伏击圈,贺炳炎指挥部队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敌军的弹药车被击中。 贺炳炎随即带领部队冲锋,手持大刀,在激烈的近战中直接冲散了日军的反击力量。 这场战斗中,贺炳炎表现英勇,击毁日军30余辆汽车,全歼敌军500多人。 战后,贺炳炎的声名迅速传播。 到了1938年,贺炳炎的部队转为游击作战,在大清河北岸活动。 短短几个月内,部队从300余人迅速扩编至近5000人。 1947年,贺炳炎被任命为晋绥军区第一纵队副司令员。 在前往新职位的路途中,他遭遇了国民党保安队的拦截,但机智地脱险,并最终与部队会合,在蟠龙镇打败了国民党部队,夺回了战斗中丢失的马匹和物资。 1955年,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被授予共和国上将军衔。 贺龙在接受毛主席授予的元帅军衔后,立即赶往成都。 在贺炳炎的军事生涯中,他多次表现出对战士的关怀。 1950年,全国劳模大会召开之际,尽管贺炳炎有资格作为战斗英雄出席,他却谦让地推辞了,建议让其他在世的英雄参加。 即使在病榻上,他也坚持使用修补多次的旧棉衣,并且拒绝更换新的被褥。 即便在组织上为他个人的健康考虑,提供了资金建设住房,贺炳炎也选择将这些资源用于改善部下官兵的居住条件。 1960年,即将逝世的贺炳炎还在关心营房建设的进展。 他的去世,恰逢中国共产党的诞辰。 贺炳炎的葬礼在成都北校场举行,吸引了数十万军民前来送行。 追悼会期间,即使天降大雨,也无一人离场。 贺龙对贺炳炎的去世感到异常悲痛,为他撰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 参考文献:[1]于继增.贺炳炎上将:义薄云天的“独臂将军”[J].党史博采(下),2010(4):9-13

0 阅读:26
静守岁月常

静守岁月常

静守岁月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