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网讯记者施文郁报道近日,大连市凭借在再生资源领域的卓越表现和积极探索,成功获评“国家再生资源试点城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两网融合”分类回收中转服务站集合三大功能
在中山区东港商务区港汇街,一座“两网融合”分类回收中转服务站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站点设置了一组四分类垃圾桶,还搭配建设了近20平方米的可回收物暂存区。
服务站集合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再生资源回收、垃圾分类宣教三大功能,实现了垃圾分类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的有机融合,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开通“系民回收”服务平台,居民在线上下单,体验废旧物资变废为宝的同时还可获得环保积分。
中山区生活垃圾分类办工作人员张柏溢介绍,目前中山区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厢房111处、“两网融合”分类回收服务站10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及宣教空间3处、样板小区148个,持续优化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环境,提升辖区垃圾分类宣教氛围。今年中山区将加大‘两网融合’建设力度,打造‘两网融合’分类示范工程,让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无缝衔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高效便民的分类回收网络体系,提升全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再生资源回收站引入数字化智能回收监察管理设备
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要求,大连市还打造了一批智能化再生资源回收站。在西岗区新华街再生资源回收站,集垃圾分类宣教和再生资源数字化规范回收于一体,设置可回收物精细分类收集和暂存区,改变了传统废品收购站脏乱差问题,还引入数字化智能回收监察管理设备。
西岗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调研员孙健介绍,今年西岗区垃圾分类工作将完善再生资源体系,加快打造样板小区,配置高标准智能回收网点,积极构建区域、体系、生态较为完备的垃圾分类样板片区。
据悉,长期以来,大连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废旧物资回收网点“两网融合”。按照“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原则,以生活源、商业源再生资源为重点,科学合理确定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选址和空间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布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施。
下一步,大连市将以此次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培育壮大再生资源市场主体,推动再生资源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二手商品、“跳蚤市场”经济发展。同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大连、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