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多种慢性病于一身的老人,一旦发生脑梗死和肺栓塞,情况非常凶险。尤其是没有规律服药及监测相关指标的情况下,疾病容易来得更加凶险。
66岁的容爷爷(化名)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干出血、冠心病”病史10余年,期间进行过开颅手术治疗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治疗。但出院在家的爷爷,并没有规矩的服药及监测,导致在家期间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均不理想。
近日,容爷爷突然出现神志模糊,言语含糊,有可疑视力下降、听力下降、右侧下肢无力,并且有咯少量鲜红色血液的情况,家属发现后,立即将他送入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在入院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后,容爷爷被诊断为脑梗死与肺栓塞。
脑梗塞也叫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80%。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肺栓塞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具有病情凶险及病死率高的特点。
针对容爷爷的情况,医院启动了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三头”与康复科、内分泌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护理部“六臂”,共同为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在MDT讨论中,每位成员都从自身擅长的领域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患者病情,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最终达成共识,确定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向。
经过MDT评估,认为患者基础疾病多,全身血管条件极差,双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故立即转至重症医学科,在严密的监测及生命支持的基础上进行抗凝、抗感染、维持气道通畅等综合治疗,进一步完善抗板、调脂稳斑、改善脑循环、降压、降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完善康复评定后,进行避开血栓部位以远关节的关节松动训练、全身肌力训练、针刺治疗等康复治疗项目。
经过MDT团队的精诚合作,患者现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不日将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吕学文介绍,MDT就是多学科参与诊疗,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运用,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科室诊疗的局限,而是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为患者打造全方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多学科的深度协作,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误治、缩短患者诊断和治疗等待时间,还能确保治疗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提供最恰当、最适合、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不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还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通讯员黄瑞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