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升高蟾蜍出来活动了

扬眼 2025-02-17 19:17:06

扬子晚报网2月17日讯(通讯员徐福庚记者董婉愉)癞蛤蟆(中华大蟾蜍)通常会在10℃以下进入冬眠状态,直到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才开始出来活动并繁殖。今天上午,记者在南京东郊发现了癞蛤蟆出巢活动的踪迹。

现场,只见一只大癞蛤蟆背着一只幼崽,从琵琶湖景区草丛中横窜过林间小道来到路的另一侧。仔细观察发现,小癞蛤蟆死死抱住大癞蛤蟆,双眼无神,好像还没睡醒。大癞蛤蟆则炯炯有神,不离不弃背着幼崽一步一步往前爬。其萌宠可爱的姿态吸引不少路人好奇的目光。

据了解,癞蛤蟆每年4—5月间结束冬眠,开始岀来活动并繁殖。中华蟾蜍(Bufogargarizans)别名癞蛤蟆,是蟾蜍科、蟾蜍属的两栖动物,它是天生的捕虫高手,食物包括蚜虫、蝗虫、蚂蚁等多种害虫,有助于控制田间害虫数量,减少对农作物的损害,被誉为“农田卫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属于禁食范围。

眼下它们出来活动,很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得较为温暖,它们提前结束冬眠出来活动。这种气候变化可能会影响癞蛤蟆的生物钟,使其提前开始繁殖等生命活动。

校对陶善工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