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胡梦万凌翔
日前,一位60岁患者长期咳嗽气喘、双侧出现“白肺”竟是与他长期服用鱼肝油,导致患上罕见的脂质性肺炎的新闻,引发大众关注。鱼肝油就是鱼油吗?鱼肝油有哪些功效,该怎么吃,适用于哪些人群?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专家解释,很多人会把鱼肝油和鱼油混淆,其实二者区别很大。鱼油鱼肝油所含成分,日常通过饮食摄入最佳。如果需要通过补剂补充,要对症且适量。
鱼油不等于鱼肝油
鱼油、鱼肝油仅一词之差,却大有区别。
鱼油是深海鱼体内的脂肪,其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也就是大家熟知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DHA是维持大脑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有“脑黄金”的美称,可促进脑细胞生长,缓解智力衰退、健忘及阿尔茨海默病等。EPA能改善血液循环,让血液黏稠度下降,防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栓形成,有益于高血压、高血脂改善,还可以促进关节腔内润滑液的形成,减轻关节疼痛,预防关节炎。
鱼肝油是鱼肝脏中的脂肪油,它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以及少量Omega-3脂肪酸。鱼肝油对眼睛有益,是其内维生素A发挥的作用。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除能帮助维持正常视力外,还可以维持骨骼的正常生长,防治皮肤角质粗糙等。鱼肝油还可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这主要是维生素D起的作用。维生素D对骨骼的生长有着积极作用,能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从而产生预防佝偻病、改善骨质疏松等效果。
饮食获得是最佳途径
“鱼油及鱼肝油均是从鱼中提取的,那么自然通过饮食获得相应的营养元素是最佳途径。”湖北省中医院儿科张雪荣主任医师解释,DHA、EPA、维生素A基本上都能够从饮食中获取足够量。
鱼肉、亚麻籽、坚果及各类植物油等富含DHA和EPA,例如每周吃2-3次鳕鱼、三文鱼等深海鱼肉,就可满足人体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通过吃含有维生素D和维生素A的食物也可代替鱼肝油的补充。比如,奶制品、动物肝脏、蛋黄和富含脂肪的海鱼等含少量维生素D;绿色或橙色蔬菜、动物肝脏、奶制品等食物中含有维生素A。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饮食搭配,深海鱼肉、鸡蛋、猪肝、蔬菜、水果等都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不要偏食。
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也要每日适当饮用牛奶以增加体内的维生素D,帮助钙吸收。除食补外,补充维生素D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晒太阳,因此要注重户外运动,最好保证每天2小时的日晒时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紫外线穿透能力较弱,隔着玻璃晒太阳并不能起到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当然,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度运动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所以散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营养的摄入是一方面,吸收也很关键。”张雪荣说,有些人吃得多,补得多,但是脾胃运化功能差导致吸收也差。对于这类人群,我们建议通过口服中药、推拿等中医内外合治的方式调理脾胃运化功能以保证营养的吸收。
适量对症补充才健康
如果食物达不到补充的标准,可以服用鱼油或鱼肝油,但并不是补得越多越好。老年病科杨琼副主任医师建议,一般建议每日摄入EPA和DHA总量为250-500毫克,为更好地保护血管,也可同时搭配卵磷脂服用。通常每日维生素A摄入量成人不超过3毫克,儿童不超过2毫克,日常饮食中摄取的维生素A就可满足人体需求,不需要额外补充。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成人不超过15微克,婴儿不超过10微克。维生素D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日晒来获得,对于不能保证日晒时间的人来说,很难足量补充,可考虑额外补充。婴幼儿、孕妇、老年人也建议适量服用维生素D补剂。
对于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挑食宝宝、严重孕吐的孕妇等人群可以适量补充鱼油,夜盲症患者、佝偻病患者、手足搐搦症患儿可以适量补充鱼肝油。
由于不同生产企业生产的鱼油、鱼肝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含量不同,且鱼油或鱼肝油类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应根据个人情况对照说明书成分剂量来补充,或使用前咨询医生,不要自己盲目服用。鱼油过量,特别是鱼油与抗凝药物联合服用,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和胃肠道不适。如果体内维生素A不缺乏,通过鱼肝油来补充维生素D的过程中,维生素A过量可能引起恶心、脱发、皮肤干燥脱屑等。维生素D过量也会引起食欲减退、头晕、肾脏钙化等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