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扬言“收回”巴拿马运河,特朗普意欲何为?

新京报 2025-02-18 09:04:29

1914年8月15日,一艘名为“SSAncon”的货轮首次正式通过巴拿马运河,仅用不到10个小时便完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行。在此之前,船只绕道南美洲合恩角需要两周时间。

这条位于中美洲的运河扼守着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交通要道,是全球航运的关键节点。它曾长期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直到1999年才正式回归巴拿马。通航100多年来,巴拿马运河已成为全球航运的“黄金水道”,全球约5%的货物贸易都要从此经过。

然而,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却扬言要“收回”这条运河。自2024年11月再次当选以来,特朗普多次提及此事,甚至声称出于“经济安全需要”,不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运河控制权。

此番言论引发了巴拿马各界和多国的强烈反对与担忧,巴拿马运河也由此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多位专家分析指出,特朗普不太可能采取军事手段夺取运河控制权,他的言论更像是在运用一种谈判策略,目的是通过施压巴拿马,使其在一些问题上作出让步。

当地时间2025年2月7日,巴拿马,船只通过巴拿马运河上的船闸。图/ICphoto

美国交还巴拿马运河的由来

时间回溯到1903年,美国在哥伦比亚拒绝其修建运河计划后,策动当时还是哥伦比亚一部分的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并在同一年11月3日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根据该条约,美国以一次性支付1000万美元、9年后每年再付25万美元租金的代价,获得了开凿运河以及“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运河及运河区的权利。

1904年,巴拿马运河动工开凿。经过10年建设,这条全长81.3公里的运河于1914年8月通航。它的开通改变了世界海运的版图,船舶无需再绕行南美洲的合恩角,航运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

然而,美国对巴拿马运河及运河区的长期控制,引起巴拿马人民的强烈不满,持续发起反美抗议活动,要求美国交还运河和运河区。

1964年1月,巴拿马学生勇敢地举起国旗走向运河区,要求尊重巴拿马的主权,但抗议活动遭到美国的暴力镇压,20多名巴拿马人因此死亡。这场“护旗运动”成为巴拿马人民争取运河主权的转折点,迫使美国重新坐上谈判桌。

经过多轮艰难谈判,当时的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与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于1977年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简称《中立条约》)。新条约于1979年正式生效,规定自1999年12月31日起,巴拿马将全部收回运河的管理和防务权,美军届时将全部撤出。

正是这两份条约,美国将巴拿马运河的主权交还巴拿马。1999年12月31日,随着一面巴拿马国旗升起,巴拿马正式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此后,巴拿马运河由巴拿马运河管理局(ACP)负责管理。2016年6月,历时9年的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竣工,超大型集装箱货轮也得以顺畅通行于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4日,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与巴拿马时任领导人托里霍斯将军握手的雕像。1977年,当时的巴拿马领导人奥马尔·托里霍斯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关于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经营的条约》。图/ICphoto

围绕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美巴争端再起

近期,特朗普多次声称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其言论不断升级,再次引发美巴两国的紧张局势。

去年12月2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提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次日,他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活动上重申了这一主张。今年1月7日,他进一步声称,出于“经济安全需要”,美国不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运河控制权的可能性。1月20日的总统就职典礼上,他再次表示将采取措施“收回”运河控制权。2月初,特朗普又一次提及此事,并警告若不“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美国将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特朗普在公开表态中为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提出了他的“理由”。他声称,巴拿马运河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起着关键作用,被认为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而且超过70%的过境货物需要过经巴拿马运河,一个安全的巴拿马运河对美国的商业和海军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快速部署至关重要。不仅如此,美国在修建巴拿马运河时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财富代价,然而巴拿马却对美国海军和商业船只收取高额费用。特朗普还提到,美国对巴拿马表现出“极大慷慨”,但巴拿马却对美国进行“敲诈”,这种行为应立即停止。此外,他还指责巴拿马可能违反了《中立条约》的相关规定。

此番言论在巴拿马引起震动。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多次予以驳斥,强调巴拿马运河为巴拿马所有,巴拿马的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不容侵犯。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巴拿马国民普遍认为,运河的归属被视为国家独立和尊严的重要象征。1月31日,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部分民众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抵制美方相关表态。哥伦比亚、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等拉美多国以及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也都表态支持巴拿马捍卫运河主权。

分析认为,特朗普所谓的“理由”不仅站不住脚,更忽视了巴拿马为争取运河主权付出的长期努力。

“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回归,不是特朗普所说的美国‘慷慨’交还,而是巴拿马人长达70多年不懈斗争的结果。”巴拿马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尤克利德斯・塔皮亚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

塔皮亚回顾了这一艰难历程:1903年美巴《海-布瑙·瓦里拉条约》(旧《巴拿马运河条约》)签署后,巴拿马人民从未停止争取运河主权的斗争。1936年和1955年,巴拿马通过谈判大幅修改了这一不平等条约。1964年,因反美抗议活动,巴拿马与美国一度断交,此后巴拿马以废除美国对运河的“永久使用、占领及控制”权为条件,重新与美国展开谈判。经过多轮谈判,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和《中立条约》。1999年12月31日,巴拿马收回了对巴拿马运河的主权。

在塔皮亚看来,“通过《巴拿马运河条约》,巴拿马实现了其最珍贵的目标——获得巴拿马运河以及运河区的主权。作为回报,美国将维护运河安全和防御的意愿付诸实践,并在《中立条约》的相关条款中有所体现。”

同样,特朗普指责巴拿马运河方面对美国船只收取高额费用的说法也缺乏根据。巴拿马总统穆利诺表示,巴拿马运河的收费标准并非随意制定,而是综合考虑到了市场条件、国际竞争、运营成本以及跨洋航线的维护和现代化需求,并且通过公开听证会制定。

此外,特朗普还将矛头指向中国,声称巴拿马运河正在“被中国控制”,但这一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穆利诺已就此作公开表态,强调巴拿马运河及周边地区每一寸土地皆为巴所有,运河不受任何大国直接或间接控制。同时,《中立条约》规定确立了巴拿马运河的永久中立地位,并且“保证运河对所有国家开放和安全运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024年12月23日记者会上回应,中方历来支持巴拿马人民维护运河主权的正义斗争,中方将一如既往尊重巴拿马对运河的主权,承认运河为永久中立的国际通行水道。

当地时间2025年2月6日,巴拿马,巴拿马总统穆利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国国务院日前有关美国政府船只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声明“完全错误且不可接受”。图/ICphoto

威胁背后的多重动机

在特朗普发表一系列关于“收回”巴拿马运河的言论后,原定于2月7日与巴拿马总统穆利诺的通话被取消。随着事态的发展,特朗普的威胁仍在持续,外界也对其真实动机形成了多种解读。

塔皮亚表示,特朗普威胁“收回”运河背后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特朗普可能试图“报复”巴拿马。塔皮亚说道:“有政府工作人员推测,特朗普正试图报复我们的国家,因为他无法原谅我们的司法系统对他做出的裁决。”这一裁决发生在2018年,当时巴拿马一法院在处理一起商业纠纷时,批准一家豪华酒店“除名”特朗普,撤下“特朗普”招牌并更换名称。

“第二个原因是特朗普及其共和党成员意识到,巴拿马人管理运河的效率比他们高,并带来了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极高经济效益,所以他们打算窃取这一成果。”塔皮亚说。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巴拿马运河有180条海上航线,连接170个国家和地区,通达全球1920个港口。在2024财年,共有9944艘深吃水船舶通过运河,总收入达到49.9亿美元。

此外,有分析指出,特朗普可能还希望巴拿马政府对美国商船、军舰通过巴拿马运河给予优惠待遇,他此前就指责巴拿马运河对美国海军和商船收取费用是“荒谬的”。据悉,美国为巴拿马运河最大客户,每年过境运河的货物中近四分之三来自美国。不过,穆利诺强调,巴拿马运河通行费标准制定程序公开透明,不会给美国船只单独降价。这也解释了为何巴拿马运河管理局会在2月5日发表声明,否认让美国政府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言论。此前,美国国务院在社交媒体上说,美国政府船只现在可以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这将为美国政府每年节省数百万美元。

除了上述动机,“收回”巴拿马运河被认为是特朗普扩张设想的一部分。据报道,除了“收回”巴拿马运河,他还曾扬言要买下格陵兰岛,并将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此外,特朗普还在其就职演说中特别提及了美国前总统威廉·麦金莱,后者在其任内推动了美国的领土扩张。

美国会以军事力量“收回”运河吗?

在今年1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拒绝排除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来控制巴拿马运河的可能性,这一言论引起了巴拿马人对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担忧,一些人回想起1989年美国入侵巴拿马的情景。那年12月20日,约2.5万名美军士兵通过海陆空入侵巴拿马,造成数百名巴拿马人死亡。

经历过那次美国入侵巴拿马的奥马伊拉·阿文达尼奥对美联社表示,特朗普的威胁应被严肃对待:“我们没有军队,而他却说不排除动用军事手段。”阿文达尼奥回忆说,当时她只有11岁,但那场灾难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希望巴拿马现任政府能够寻求国际支持,以阻止特朗普“收回”运河的计划。有分析称,巴拿马没有军队,这也使得该国在面对此类威胁时更加脆弱。

尽管1977年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巴拿马运河条约》和《中立条约》,明确规定将运河主权交还巴拿马并保持其中立性,但美国参议院在1978年批准这两项条约时,加入了多项修正内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允许美国在2000年之后为保卫运河中立性而单方面“使用军事力量”的条款。然而,该条款并未明确具体执行方式,这种模糊性被认为为美国使用军事力量留下了空间,也为特朗普的威胁提供了潜在依据。“这种开放式条款允许美国在巴拿马使用军事力量来保卫运河的中立性,抵御任何威胁。然而,这也赋予了美国广泛的解读空间。所谓的‘威胁’可能真实存在,可能是美国主观臆造的,甚至可能是通过‘假旗行动’制造的借口。”塔皮亚说。

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真为“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动用军事手段,不仅将违反国际法,还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塔皮亚表示,特朗普可能违反的国际法包括:《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运营条约》《联合国宪章》《美洲国家组织宪章》以及《美洲国家互助条约》。其中,《巴拿马运河永久中立和运营条约》明确规定,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属于巴拿马,且运河应保持永久中立。这一条约的有效性不容质疑,它为巴拿马运河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此外,《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项也明确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以任何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方式,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这一条款为特朗普威胁的潜在军事行动划定了明确的红线。

美国威尔逊国际中心美洲项目主任本杰明·格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如果美国想藐视国际法,美国可以入侵巴拿马以收回运河。没有人会认为这是合法的行为,这会严重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还会给运河带来不稳定性。”

塔皮亚也认为,巴拿马运河作为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关键贸易通道,对全球海上贸易至关重要。若美国军事接管该运河,将给其运营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其影响将波及拉丁美洲、整个美洲乃至全球,后果堪称“灾难性”。

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特朗普使用军事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的可能性极小。

“特朗普不太可能对巴拿马发起军事攻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副教授罗莎娜·麦克马纳斯对新京报记者说:“与武力相比,他更有可能(对巴拿马)采取制裁措施。”

在麦克马纳斯看来,特朗普“收回”巴拿马运河的言论更像是在采用“疯子理论”——通过表现出不可预测、不计后果的姿态,向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让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使用过这一策略,因此国际上有人认为特朗普可能是再现尼克松的“疯子理论”。

“特朗普或许是想让巴拿马认为他可能会发动攻击,或者至少让巴拿马觉得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他可能并非真正期望获得运河的控制权,而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过境价格或港口控制权等问题上让巴拿马做出一些让步。”她说。

格丹也认为,特朗普“不太可能”采取军事手段,但可能会通过关税或其他方式向巴拿马施压。

新京报记者朱月红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