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宝鸡市城市管理执法局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聚焦民生服务和功能短板,承压负重砥砺前行、担当干事难中求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城市管理整体水平实现新突破、新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
亮点一:守正创新,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取得新成效。修订《宝鸡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考核办法》,开展精细化管理现场检查12次、通报12期,拨付考核奖励资金200万元,规范便民摊点184处、夏季临时占道夜市793处,安装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设备51台。创新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夜间经济管理、定点祭祀、垃圾分类、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得到省市领导和市民群众的肯定,管理经验被省委办公厅刊发。
亮点二:大干快上,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加速推进火车站广场改造提升收尾工程,经二路地下通道工程全面贯通,配建停车位835个正式投用。渭河公园三期疏浚改造项目全面建成,成为渭河沿线风光秀美的城市绿色地标和展示宝鸡形象的重要窗口。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投资5.48亿元,占总工程量82%,基本实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亮点三:综合施策,推动市容环境面貌实现大改观。创新开展市容“十乱”整治行动、重点街区市容“美化靓颜行动”及市区停车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累计纠正占道经营8900余次,清理乱堆乱放2800余次,清理野广告、违规悬挂条幅4000余处,拆除违规设置户外广告和门头招牌300处,联合交警部门劝离乱停乱放车辆1万起,市区道路机扫率达到90%,各县区均达80%以上。
亮点四:勇挑重担,为全市重大活动保障添助力。开展宝鸡市第十五届春季赏花节活动,开展文化科普活动6场,参观游览人数达35万人次。全力配合做好宝鸡马拉松、酒博会等重要节点市容环境保障工作,向外界展示了干净整洁、富有生机活力的宝鸡魅力。
亮点五:补短强基,推动全市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编制完成《中心城区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核查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卫星图斑438个、建筑垃圾卫星图斑133个,开展检查100余次,整改问题255处,垃圾治理工作受到省住建厅表扬。生活垃圾分类全面推进,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1座,全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0.6%,居民知晓率达到93.5%,稳居全省前列。
亮点六:绿色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展现新作为。编制完成《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完成绿化任务147项,绿化面积35.70万㎡;实施“口袋公园”建设,建成20处口袋公园,新增绿化面积10.2万㎡;扎实推进“三边一口”整治,年内应开工49项,已开工47项,完工43项;指导县区开展园林绿化精品示范道路创建,创建命名10条精品示范道路。
亮点七:数字赋能,推动智慧城市监管实现新跨越。优化运管服平台建设,推进全市智慧城管系统数字整合共享,停车管理系统、餐饮油烟在线监测系统等均接入智慧城管系统平台运行,推广使用“宝管用”微信小程序,逐步实现城市运行“一网通管”,提高城市智慧化监管水平。全年共计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1.1万件,结案率97.32%。
亮点八:为民办事,推动赋能美好生活满足新需求。实施“公厕革命”,市区新建公厕9座、改造公厕23座。全市建成公共停车场15处、新增停车位3951个。设置祭祀点位114处,引导培育市民文明、安全、有序的祭祀新风尚。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服务群众面对面”活动,360余名执法人员入驻全市68个社区开展服务活动,为群众办理各类便民服务1200多件。
亮点九:规范执法,推动城市安全稳定发挥新作用。积极推进“721”工作法和“三步式”执法,全面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累计立案处罚案件103件,分类处置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动产“登记难”的39个项目。扎实推进普法宣传,举办《宝鸡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宣传月活动,开展普法宣传10余次,现场解答群众法律法规咨询30余人次。
亮点十:党建引领,推动城管执法队伍展现新形象。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思想政治基础,深化城管执法体制改革,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精准履职的能力和水平;针对7.16暴雨灾害,抽调全市1200名执法人员、400余台机械设备,加班加点支援渭滨区防汛救灾,切实彰显宝鸡城管为民情怀。(闫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