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7日报道,几十年来,义乌一直是中国商品面向世界的窗口。这座位于东部省份浙江省的城市拥有一个庞大的批发市场,将中国的工厂与全球的买家联系在一起。
但这个出口中心现在正计划彻底颠覆其战略,转向帮助外国产品在中国找到市场。
报道称,本月早些时候,浙江省委书记王浩告诉当地官员,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在迭代深化“卖全球”的基础上,加速破局“买全球”。
分析人士表示,义乌的新政策可能反映了中国贸易战略的转变,因为它试图通过增加进口来缓解与主要合作伙伴的紧张关系。
一个代表浙江中小企业的协会负责人周德文说:“如果只有单方面顺差,任何商业关系都无法维系。应该鼓励进口,以实现更平衡的贸易结构。”
义乌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其庞大的批发市场将商人与中国东部制造业地带的工厂联系起来。
官方数据显示,该市2024年的进出口总值达到66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但这一贸易几乎完全是单向的,出口值占到其中的88%以上。
周德文说:“对义乌来说,扩大进口不是为了满足当地需求,而是要把自己打造成全国市场的进口中心。”
他补充说,义乌需要为当地经济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因为疲弱的国内消费和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正在给义乌传统的产品分销业务带来压力。
报道还说,中国国务院此前批准了浙江省政府提交的一项计划,将推动进口列为义乌发展的目标之一。根据该计划,该市将通过优化清单内商品通关流程、加强进口药品检验能力和促进家电平行进口等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义乌还在建设一个物流中心,以帮助该市处理通过中欧班列和附近的宁波舟山港抵达的货物。(编译/冯雪)
2月9日,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迎来蛇年开市。(新华社)